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直肠脱垂的分类及症状

直肠脱垂的分类及症状

2025年10月10日 15:27:48
病情描述:

直肠脱垂的分类及症状

医生回答(1)
  • 范学顺
    范学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向他提问

    直肠脱垂可根据脱垂程度分为不完全脱垂(黏膜脱垂,多见于儿童及体弱老人)和完全脱垂(直肠全层脱出,多发生于成年男性和老年女性),还可根据发病过程分为暂时性脱垂(多发生于儿童,排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和持续性脱垂(成人多见);其症状早期有排便时肿物脱出、肛门坠胀感、少量便血,晚期有肿物不能自行还纳、肛门失禁、局部疼痛、黏液分泌增多等表现。

    一、直肠脱垂的分类

    (一)根据脱垂程度分类

    1.不完全脱垂:也称为黏膜脱垂,仅直肠黏膜层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脱出长度一般较短,多在3-5厘米左右,多见于儿童及体弱的老年人。儿童发生不完全脱垂往往与发育尚未完善有关,老年人则可能因盆底肌肉和韧带松弛等因素导致;体弱人群可能由于全身状况差,盆底支持结构功能减弱引发。

    2.完全脱垂:直肠全层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脱出长度较长,常超过5厘米,严重时可达10厘米以上,可见到环状的直肠黏膜皱襞。完全脱垂多发生于成年男性和老年女性,成年男性可能因长期腹压增高(如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导致排尿困难等)因素,老年女性则与多次分娩造成盆底损伤等因素相关。

    (二)根据发病过程分类

    1.暂时性脱垂:多发生于儿童,通常在排便时出现直肠脱垂,排便结束后可自行还纳。儿童暂时性脱垂与该年龄段的生理特点有关,随着身体发育,盆底肌肉等结构逐渐完善,部分可自行痊愈。

    2.持续性脱垂:脱垂后不能自行还纳,需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才能还纳,常见于成人不完全脱垂逐渐发展或完全脱垂的情况,成人由于身体机能不再像儿童那样有自我修复的强大潜力,一旦出现多呈持续性。

    二、直肠脱垂的症状

    (一)早期症状

    1.排便时肿物脱出:早期排便时可见直肠黏膜或直肠全层呈团块状脱出肛门外,肿物较小,不完全脱垂时脱出物多为粉红色、表面光滑的黏膜,完全脱垂时可见到有层次的直肠黏膜皱襞。儿童在排便时可能家长发现孩子肛门有肿物脱出,而成人可能自己察觉到排便时有东西脱出肛门。

    2.肛门坠胀感:由于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出,刺激肛门周围的神经末梢,患者会感到肛门有坠胀不适的感觉,尤其在排便后这种坠胀感可能更明显。儿童可能表述不清,但家长能观察到孩子排便后有不安等表现,而成人则能明确诉说肛门坠胀。

    3.少量便血:脱出的黏膜与肛门周围组织摩擦,可能导致黏膜破损,出现少量便血,便血颜色多为鲜红色,量一般较少,表现为粪便表面带血或手纸上有血迹。儿童便血可能容易被家长忽视,而成人能较明显发现粪便带血情况。

    (二)晚期症状

    1.肿物不能自行还纳:随着病情进展,脱垂程度加重,肿物脱出后不能自行还纳,需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才能还纳,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如行走、活动时可能随时有肿物脱出,影响正常的日常活动。对于儿童来说,可能影响其玩耍等活动,而成人则影响工作、出行等。

    2.肛门失禁:长期直肠脱垂可导致肛门括约肌功能受损,出现肛门失禁,表现为粪便不自主流出,尤其是在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等)更明显。老年患者出现肛门失禁可能会加重其心理负担,影响生活质量,儿童出现肛门失禁则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导致自卑等心理问题。

    3.局部疼痛:脱垂的直肠黏膜发生嵌顿、缺血、坏死时,会出现剧烈的局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臀部、腰骶部等部位。成人在这种情况下疼痛较为明显,会严重影响其休息和日常生活,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异常表现。

    4.黏液分泌增多:直肠脱垂时,直肠黏膜受到刺激,分泌功能亢进,导致肛门周围黏液分泌增多,可引起肛周皮肤潮湿、瘙痒等不适,长期的潮湿环境还可能引发肛周皮肤炎症等问题。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肛周黏液增多都可能导致局部不适,儿童可能因肛周瘙痒而搔抓,成人则可能因瘙痒影响生活和工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