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高位截瘫的康复训练方案是什么

高位截瘫的康复训练方案是什么

2025年10月11日 20:05:38
病情描述:

高位截瘫的康复训练方案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魏翠柏
    魏翠柏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向他提问

    急性期开展关节活动度、呼吸及排痰、体位转换、卧位适应性训练,中期进行坐立、站立训练,后期实施行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并开展心理康复助力患者提升康复效果与自理及心理状态改善。

    一、急性期康复训练

    1.关节活动度训练:每日定时协助患者活动肢体各关节,包括肩、肘、腕、髋、膝、踝等,每个关节每次活动5~10次,保持关节活动范围,预防关节僵硬与挛缩,不同年龄患者活动幅度需依其身体状况调整,儿童需轻柔操作。

    2.呼吸及排痰训练:因高位截瘫常伴呼吸肌麻痹,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同时辅助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降低肺部感染风险,病史有肺部基础疾病者需加强此训练。

    3.体位转换训练:每2小时左右协助患者翻身,防止压疮,不同体型患者翻身力度与方式应适配调整。

    4.卧位适应性训练:引导患者适应卧位状态,开展床上转移训练,如左右侧翻身、卧位到坐位转移等,助力建立肢体控制能力。

    二、中期康复训练

    1.坐立训练:借助轮椅或靠垫逐步增加坐立时间,初始从30分钟开始渐次延长,坐立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血压等指标变化,年龄较大患者需缓慢进行。

    2.站立训练:利用站立架等设备开展站立训练,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循序渐进延长时间,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骨质疏松。

    三、后期康复训练

    1.行走训练:针对适宜患者,开展平行杠内步行训练、拐杖步行训练等,结合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提升行走稳定性与协调性,借助辅助器具辅助患者尝试行走。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训练患者开展穿衣、进食、洗漱等简单日常动作,依据患者具体状况调整训练难度,提高自理能力。

    3.心理康复:高位截瘫患者易出现心理问题,需安排心理辅导,助力患者建立康复信心,针对不同心理状态患者采用适配辅导方式。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