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川崎病血常规主要看

川崎病血常规主要看

2025年10月11日 15:52:15
病情描述:

川崎病血常规主要看

医生回答(1)
  • 王志新
    王志新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向他提问

    川崎病患者血常规有以下特点,白细胞总数急性期常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且核左移;病程早期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升高,2-3周时明显升高;多数患者血红蛋白正常,部分有轻度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计数无明显特异性改变。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升高,一般超过70%,其升高与炎症的剧烈程度相关,提示机体处于明显的炎症状态,是机体对抗感染等炎症刺激的一种免疫反应表现。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中,中性粒细胞的正常范围有差异,例如婴儿期中性粒细胞比例相对较低,而川崎病时其比例升高更具诊断提示意义,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病情。

    血小板

    血小板变化:病程早期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升高,到病程第2-3周时,血小板会明显升高,可超过300×10/L,甚至可达1000×10/L以上。血小板升高与血管炎症导致的血小板反应性增多以及机体修复等机制有关。对于儿童患者,血小板的动态变化尤为重要,若血小板异常升高,需注意观察有无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风险,因为川崎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可能增加血栓发生几率,不同年龄儿童对血小板升高的耐受及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不同,需密切监测。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

    血红蛋白:多数患者血红蛋白正常,部分患者可因炎症、感染等因素出现轻度贫血,血红蛋白轻度降低,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这是因为炎症状态下机体代谢改变等多种因素影响红细胞生成及代谢。对于儿童患者,尤其是婴幼儿,贫血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及病情恢复,需关注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不同年龄儿童正常血红蛋白范围不同,若低于正常范围,要综合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

    红细胞:红细胞计数一般无明显特异性改变,但可随血红蛋白变化有相应改变,整体上红细胞相关指标主要是辅助判断患者整体营养及炎症影响情况,单独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对川崎病的诊断特异性不高,但结合其他血常规指标能更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状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