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中暑危机问
如何避免中暑危机
-
高温防护应避开气温最高时段外出并选阴凉通风路径,室内调空调至适宜温度且保持空气流通,保证充足水分及电解质摄入需少量多次饮用相关饮品,穿宽松浅色透气衣物并戴防护用品,儿童、老人、孕妇及有基础疾病人群需针对性防护。
一、环境调节
应尽量避开气温最高时段(通常为10:00-16:00)外出,若必须外出需选择有阴凉遮蔽且通风良好的路径。室内可通过空调将温度调控至26~28℃,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借助电扇辅助空气流动,促进体表汗液蒸发以散热。
二、补水与电解质补充
每日需保证充足水分摄入,成年人一般每日饮水量约1500~2000毫升,可选择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每升水添加约3~5克盐)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应少量多次饮用,以此维持体内水分及电解质平衡。
三、穿着与防护
穿着宽松、浅色、透气的棉质衣物,如棉麻材质的短袖、短裤等,此类衣物可反射阳光,减少热量吸收。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太阳镜,使用遮阳伞等防护用品,降低紫外线对头部及皮肤的直接照射。
四、特殊人群防护
儿童:避免儿童在高温时段户外活动,若需外出应选用儿童专用防晒用品,穿着合适的防晒衣物,及时为儿童补充水分,可选择含适量糖分和电解质的儿童专用饮品。老年人:其身体机能衰退,对温度变化调节能力差,需密切关注居住环境温度,室内温度建议维持在26℃左右,定时监测老年人水分摄入情况,鼓励少量多次饮水,外出时家属需陪同,选择凉爽时段出行并携带必要防暑物品。孕妇:因身体代谢加快,更易中暑,应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室内保持通风凉爽,穿着宽松舒适衣物,随时补充水分,若出现头晕、乏力等疑似中暑症状需及时就医。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高温天气下病情易波动,需严格控制居住环境温度,遵循医生建议规律服药,随身携带必要急救药物,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出现不适及时采取避暑措施并就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