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桡骨头半脱位问
什么是桡骨头半脱位
-
桡骨头半脱位常见于2-5岁儿童,多因上肢被牵拉致桡骨头部分脱出,有特定临床表现,依据病史和表现诊断,手法复位预后好,低龄儿童需避免上肢不当牵拉以防再次脱位及影响肘部功能发育。
发病机制
当儿童的肘关节处于伸直、前臂旋前位时,腕部或手部受到纵向牵拉,此时桡骨头不能及时适应这种牵拉力量,就会导致桡骨头从环状韧带中部分脱出。环状韧带的近端被卡在肱桡关节间隙处,从而引起半脱位。
临床表现
症状:患儿会突然出现哭闹,不愿意使用患肢,特别是不愿意用手取物或活动上肢。前臂多处于半屈位及旋前位。
体征:在肘部外侧(桡骨头所在部位)有明显压痛,但是局部没有明显的肿胀、淤血等表现,肘关节活动受限,主要是屈伸活动受限。
诊断方法
主要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医生会询问患儿是否有上肢被牵拉的病史,然后通过仔细的体格检查,发现肘部外侧桡骨头处压痛,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桡骨头半脱位。一般不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除非怀疑有其他合并损伤时才会进行X线等检查,但X线通常无明显异常发现。
治疗方法
主要采用手法复位。医生会握住患儿的前臂,将前臂旋后、屈肘,然后轻柔地旋转前臂,通常可以感觉到复位的弹响,复位后患儿的疼痛立即缓解,能够恢复上肢的活动。
预后情况
桡骨头半脱位经过及时有效的手法复位后,预后良好,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症。但是如果再次受到不当的牵拉,可能会再次发生半脱位。对于经常发生桡骨头半脱位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上肢的不当牵拉,比如不要突然用力牵拉儿童的手臂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低龄儿童,家长在照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上肢的不当牵拉。在抱持儿童、给儿童穿脱衣服或者玩耍时,要避免突然用力拉扯儿童的手臂。如果儿童出现上肢不愿意活动、哭闹等情况,要考虑到桡骨头半脱位的可能,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以避免多次脱位导致习惯性半脱位等情况的发生,影响儿童的肘部功能发育。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