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症状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症状

2025年10月11日 19:11:57
病情描述: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症状

医生回答(1)
  • 何婧瑜
    何婧瑜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向他提问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症状具阶段性,早期(1-24小时)有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及一般全身症状如乏力、头晕;中期(1-3天)出现肝脏损伤相关症状如右上腹疼痛、肝脏肿大;后期(2-4天)有严重肝脏损伤症状如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相关表现,且症状因个体差异(如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不同,怀疑中毒需及时就医。

    早期(1-24小时):

    消化系统症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表现,这是因为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后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肠道出现应激反应,引起恶心、呕吐。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胃肠道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可能更容易出现较明显的恶心、呕吐症状,且可能因频繁呕吐导致脱水等情况。

    一般全身症状:可能有乏力、头晕等表现,这是因为药物中毒后影响了机体的正常代谢和神经功能,使得患者整体状态不佳,出现乏力、头晕等感觉。

    中期(1-3天):

    肝脏损伤相关症状:此阶段肝脏损伤逐渐明显,可能出现右上腹疼痛、肝脏肿大等表现。对乙酰氨基酚在肝脏代谢,过量中毒时会对肝脏细胞造成损害,引起肝脏炎症、肿胀等,从而导致右上腹疼痛以及肝脏肿大。对于有基础肝脏疾病的患者,如本身患有肝炎等肝脏疾病的人群,在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时,肝脏损伤可能会更严重,症状出现可能更早且更明显。

    后期(2-4天):

    严重肝脏损伤症状:可能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这是因为肝脏损伤导致肝功能异常,胆红素代谢障碍,胆红素在体内积聚,从而出现黄疸。同时,还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相关表现,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因为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器官,肝脏损伤后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对于老年人,由于其肝脏等器官功能本身有所衰退,在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时,肝脏损伤后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出现严重肝脏损伤及相关症状的风险可能更高,病情也可能更严重。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症状会因个体差异(如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而有所不同,一旦怀疑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