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洋地黄中毒

什么是洋地黄中毒

2025年10月11日 17:29:09
病情描述:

什么是洋地黄中毒

医生回答(1)
  • 陈聚伍
    陈聚伍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洋地黄中毒因药物过量或机体敏感性增加致蓄积引发以心血管、消化及神经症状为主的表现,心血管常见心律失常,消化多有恶心呕吐,神经可现头痛头晕及视觉异常,心电图有ST-T鱼钩样改变及各种心律失常特征,发生机制是抑制钠-钾-ATP酶,高危人群为老年人、肝功能不全者、合并用药及电解质紊乱者,怀疑中毒需立即停用药物并依表现处理。

    一、定义

    洋地黄中毒是因洋地黄类药物使用过量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增加等致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进而引发以心血管、消化及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一系列中毒表现。

    二、临床表现

    心血管系统:常见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呈二联律或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时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消化系统:多表现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是较常见的早期中毒表现之一。

    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视力模糊,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黄视(视物发黄)、绿视(视物发绿)等视觉异常。

    三、心电图表现

    典型洋地黄作用可致ST-T呈鱼钩样改变,但中毒时心电图会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特征,如室性早搏呈联律、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等,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有相应特异性心电图表现。

    四、发生机制

    洋地黄类药物通过抑制钠-钾-ATP酶,使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降低,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传导性改变,进而引发心律失常等中毒表现,同时影响神经及消化系统功能。

    五、高危人群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因肾功能减退,药物排泄减慢,易致药物蓄积,需密切监测肾功能与血药浓度。

    肝功能不全者:药物代谢受影响,用药需谨慎,应评估肝功能后合理用药。

    合并用药患者:同时使用奎尼丁、胺碘酮等可增加洋地黄血药浓度的药物时,中毒风险升高,需加强监测。

    电解质紊乱患者: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对洋地黄敏感性增高,易引发中毒,用药过程中需监测血钾等电解质,发现紊乱及时纠正。一旦怀疑洋地黄中毒,需立即停用洋地黄类药物,根据中毒表现进行相应处理,如心律失常严重时谨慎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避免使用加重传导阻滞的药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