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抽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抽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5年10月11日 12:47:16
病情描述:

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抽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王长远
    王长远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向他提问

    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抽搐主要是因为血浆中游离钙浓度降低,碱中毒使血液pH升高致血浆钙离子与白蛋白结合增多使游离钙减少,神经肌肉兴奋性因游离钙降低增高,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及有特殊病史人群在碱中毒时更易因游离钙降低出现手足抽搐。

    1.碱中毒对血钙的影响机制

    正常情况下,血钙分为结合钙和游离钙。血液pH值会影响钙与蛋白质的结合情况。当发生碱中毒时,血液pH升高,使血浆中钙离子与白蛋白结合增多。例如,研究表明,血液pH每升高0.1,血浆中离子钙浓度约下降0.05mmol/L。因为白蛋白是结合钙的主要载体,pH升高时,白蛋白分子构型改变,对钙离子的亲和力增强,导致游离钙减少。

    神经肌肉兴奋性与血浆游离钙浓度密切相关,游离钙浓度降低会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当血浆游离钙浓度低于正常范围(正常成人血清游离钙浓度约为1.1-1.3mmol/L)时,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增加,容易出现肌肉痉挛,表现为手足抽搐。

    2.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影响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对钙的代谢活跃。在碱中毒时,儿童血浆游离钙降低更易出现手足抽搐。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相对不完善,对血钙变化更为敏感。例如,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可能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此时新生儿更容易发生手足抽搐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表现,需要密切监测血钙水平。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等钙代谢相关疾病,本身血钙水平可能相对较低。当发生碱中毒时,血浆游离钙进一步降低,手足抽搐的发生风险增加。而且老年人的神经肌肉功能随着年龄增长有所减退,但对血钙变化的敏感性依然存在,一旦游离钙降低,更易出现肌肉痉挛等症状。

    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病史的患者,其自身调节血钙的能力较弱。在碱中毒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不足,血钙的调节机制进一步受到影响,血浆游离钙降低更为明显,手足抽搐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都会增加。而对于有肾脏疾病病史的患者,肾脏对钙的排泄和重吸收功能异常,碱中毒时更容易导致血钙平衡紊乱,引起游离钙降低和手足抽搐。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