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有什么症状问
老年人骨质疏松有什么症状
-
老年人骨质疏松会引发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等问题。腰背疼痛是常见症状,可扩散至周身,脊柱易因椎体压缩骨折变形,还易发生椎体、髋部、腕部等部位骨折,髋部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腰背疼痛。这种疼痛往往是由于骨量丢失、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承受压力的能力下降,进而引起腰背部肌肉疲劳、痉挛,以及骨骼本身的疼痛刺激神经所致。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例如,一项研究对大量骨质疏松老年患者进行观察发现,约70%-80%的患者会出现腰背疼痛的症状。
周身骨痛
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从腰背扩散至周身。疼痛程度一般轻重不一,轻者可行走、活动,重者则活动受限,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这是因为全身骨骼都可能受到骨质疏松的影响,骨转换增加,骨吸收加快,导致骨小梁破坏、断裂等,从而引发全身骨骼的疼痛不适。
脊柱变形
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容易发生压缩性骨折,进而导致脊柱变形。常见的脊柱变形包括身高变矮、驼背等。由于椎体被压缩,高度降低,老年人的身高会逐渐缩短,可能比年轻时矮几厘米甚至更多。同时,脊柱前倾,背部肌肉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而过度紧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驼背。例如,一些长期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身高明显下降,驼背情况也较为常见。这是因为骨质疏松使得椎体的骨密度降低,强度减弱,难以承受身体的重量,从而出现椎体的压缩变形。
骨折
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的骨折部位有椎体、髋部、腕部等。椎体骨折可引起疼痛、脊柱变形等;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多发生在摔倒或轻微外伤后,患者常出现髋部疼痛、肿胀、下肢活动受限等症状,且容易引发肺部感染、压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例如,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约有20%在一年内死亡,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这是因为骨质疏松使得骨骼脆性增加,承受外力的能力下降,轻微的外力就可能导致骨折发生。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