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几个急救原则问
中暑的几个急救原则
-
中暑急救需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进行物理降温(儿童轻柔擦拭、老年人注意温度)和环境降温,补充水分电解质(儿童控量、老年人有疾病谨慎),并密切观察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加重的情况。
特殊人群考虑:对于儿童,由于其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应尽快转移至阴凉处,避免在高温环境中过长时间停留;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衰退,对高温的耐受性较差,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的操作要更加迅速、轻柔,防止因搬动等刺激导致病情加重。
降温处理
物理降温:
原因:通过物理方法降低患者体温是中暑急救的重要措施。可用湿毛巾擦拭患者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例如,有研究显示,湿毛巾擦拭降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快速降低体温,缓解中暑症状。
特殊人群考虑: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擦拭时要注意力度轻柔,避免损伤皮肤;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擦拭温度不宜过低,防止冻伤,同时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反应。
环境降温: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将室温调节至22-25℃左右,进一步帮助患者散热降温。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原因:中暑患者往往会大量出汗,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及时补充可以维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可以让患者饮用适量的淡盐水,其中盐的含量约为0.9%,每升水中加入约9克盐和适量糖。研究表明,补充淡盐水有助于改善中暑引起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情况。
特殊人群考虑:儿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时要注意控制量,避免一次性饮用过多导致胃肠道不适;老年人如果有心脏或肾脏疾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要谨慎,应少量多次饮用,防止加重心脏或肾脏负担。
密切观察病情
原因:中暑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热射病等,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等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若患者出现意识模糊、体温持续升高不降、呼吸急促等情况,可能提示病情加重,需要立即就医。
特殊人群考虑:儿童和老年人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要更加频繁地观察其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变化,儿童还要注意观察囟门情况等,老年人要注意观察有无心前区不适等表现,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危急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