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中暑症状

中暑症状

2025年10月11日 15:44:24
病情描述:

中暑症状

医生回答(1)
  • 高艳霞
    高艳霞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中暑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因体温调节等功能障碍等引起的急性疾病,分先兆、轻度、重度中暑,重度中暑又含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儿童、老人及有基础病者中暑需格外关注,出现症状要及时处理。

    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通过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后可迅速恢复。例如长时间在户外高温环境下劳作的人,刚开始可能会感觉身体有些不适,出现上述类似症状。

    轻度中暑:除了先兆中暑的症状加重外,体温往往在38℃以上,还可能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比如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体温明显升高,同时伴有皮肤潮红、脉搏加快等情况。

    重度中暑

    热痉挛: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表现为四肢肌肉痉挛,常呈对称性,以腓肠肌痉挛最为常见,体温多正常。常见于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又大量饮水的人群,像长时间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等。

    热衰竭:多见于老年人、儿童以及慢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随后出现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神志模糊等,体温轻度升高或正常。例如一些年老体弱在高温环境下活动时间较长的人,可能会出现这类症状。

    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多发生在高温且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患者出现高热,体温可达到40℃以上,同时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昏迷、谵妄等)、无汗等表现,还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受损的情况,如肝脏、肾脏、血液系统等受到影响。比如在持续高温天气下,一些未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的人,可能发展为热射病,出现严重的体温升高和意识等方面的障碍。

    对于儿童,由于其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发生中暑,且症状可能更不典型,需格外关注。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体温的调节能力减弱,在高温环境中中暑的风险较高,且恢复相对较慢。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高温环境下中暑后病情可能更容易恶化,需特别注意预防中暑,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