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交感神经亢

什么是交感神经亢

2025年10月11日 21:06:13
病情描述:

什么是交感神经亢

医生回答(1)
  • 陈燕
    陈燕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交感神经亢是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状态,其通过释放递质打破平衡致生理指标变化,引发因素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精神压力大,儿童长期处于会影响生长发育和神经功能,老年人会加重心脏负担等风险且耐受差。

    一、定义

    交感神经亢是指交感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的状态。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在应激、运动等生理或心理刺激下,正常情况下会被激活以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如提升心率、升高血压、促进糖原分解等,当这种激活超出正常生理需求或失去正常调控时,即进入交感神经亢状态。

    二、生理基础相关

    交感神经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发挥作用,正常情况下其兴奋与抑制处于动态平衡。而交感神经亢时,打破了这种平衡,使得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过度释放,引发一系列生理指标变化,例如心率可增快至超过正常静息心率范围(成人正常静息心率通常为60~100次/分钟,交感神经亢时可能高于此范围),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可能持续升高(如收缩压可高于140mmHg,舒张压高于90mmHg)。

    三、引发因素

    心血管疾病:像高血压病患者,由于血管压力感受器调节异常,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过度;冠心病患者在心肌缺血等情况下,也可能引发交感神经代偿性亢奋以试图维持心脏供血等功能。

    内分泌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甲状腺激素增多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为心悸、多汗等交感神经亢奋相关症状;嗜铬细胞瘤患者因肿瘤异常分泌儿茶酚胺,可直接导致交感神经处于持续亢奋状态。

    精神压力过大:长期的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途径,促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激活,进而使得交感神经处于亢奋状态。

    四、不同人群影响

    儿童:若长期处于交感神经亢状态,可能干扰正常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影响生长激素分泌等,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如身高增长可能受影响,同时还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功能方面的异常表现。

    老年人:本身心血管功能、神经调节功能等有所减退,交感神经亢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同时也可能影响血压的稳定调控,导致血压波动过大,增加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且老年人对交感神经亢奋相关症状的耐受能力较差,更容易出现不适反应。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