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人的护理问
休克病人的护理
-
病情监测需观察生命体征(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尿量,体位护理一般取中凹卧位颅脑损伤者调整体位,呼吸道管理要保持通畅儿童操作轻柔,液体复苏需迅速建立至少2条静脉通路补晶胶液依休克程度调速老年防心衰,并发症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心理及家属支持关注心理并对家属宣教配合。
一、病情监测
1.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意识状态(如成人可通过GCS评分评估,儿童根据反应判断)、体温、脉搏(频率及节律)、呼吸频率及深度、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差变化),成人收缩压<90mmHg、脉压差<20mmHg常提示休克,儿童需结合年龄判断正常范围并对比监测;同时监测尿量,成人每小时尿量应维持在30-50ml,儿童为0.5-1ml/(kg·h),尿量减少是组织灌注不足的重要指标。
二、体位护理
1.2一般采取中凹卧位,将患者头胸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此体位可增加回心血量及改善呼吸功能;但对于伴有颅脑损伤的患者,需调整为平卧位或头偏向一侧,避免因体位不当加重脑缺氧或颅内压升高。
三、呼吸道管理
1.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及气道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儿童患者因气道较窄,操作需更轻柔,选择合适的气道导管规格,确保通气有效,避免气道梗阻影响氧供。
四、液体复苏护理
1.4迅速建立至少2条以上静脉通路,遵医嘱补充晶体液(如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液等)和胶体液(如白蛋白、羟乙基淀粉等)。根据休克程度调整补液速度,初始阶段快速补液,后续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如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等)调整,老年患者因心功能可能减退,补液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心脏负荷,防止急性左心衰竭。
五、并发症预防
1.5预防压疮:定时为患者翻身、按摩骨隆突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气垫床等辅助器具,尤其关注长期卧床的休克患者,皮肤护理可降低压疮发生风险;预防肺部感染: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行雾化吸入,儿童患者要注意操作时的无菌原则及呼吸道保湿。
六、心理及家属支持
1.6关注患者及家属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解释病情及治疗措施以缓解其紧张焦虑;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说明病情进展及护理要点,使其配合护理工作,尤其儿童患者,家属的稳定情绪有助于患儿康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