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毒型痢疾怎么诊断问
小儿中毒型痢疾怎么诊断
-
小儿中毒型痢疾多发生于2-7岁体质较好儿童,起病急骤,有高热等表现,肠道症状初期可不明显;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可见大量脓细胞等,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起辅助作用,脑部影像学可排除脑部其他病变;特殊检查包括肛拭子等取便检查及微循环检测,病情变化迅速需密切观察患儿情况,有痢疾接触史儿童要提高警惕尽早检查。
一、临床表现评估
小儿中毒型痢疾多发生于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起病急骤,突发高热,体温可达40℃及以上,可伴有精神萎靡、嗜睡、惊厥等表现,肠道症状初期可不明显,部分患儿发病后数小时才出现腹泻及黏液脓血便。
二、实验室检查
1.粪便常规: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及巨噬细胞,粪便培养可分离出痢疾杆菌,这是确诊的重要依据。一般在发病早期取新鲜粪便,尽可能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样,提高阳性检出率。
2.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明显增高,可达(10-20)×10/L以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可见核左移现象,提示存在感染性炎症反应。
三、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可观察肠道情况,有助于排除其他肠道疾病,但对于中毒型痢疾的诊断主要起辅助作用,可了解肠道有无其他异常改变。
2.脑部影像学:对于出现惊厥、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表现的患儿,可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脑部其他病变,如脑炎等,因为中毒型痢疾可能合并脑微循环障碍等脑部受累情况。
四、特殊检查
1.肛拭子或生理盐水灌肠取便检查:对于临床高度怀疑中毒型痢疾但粪便常规无明显异常的患儿,可通过肛拭子或生理盐水灌肠取便进行镜检及培养,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2.微循环检测:中毒型痢疾患儿存在微循环障碍,可通过甲襞微循环检查等了解微循环状况,辅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甲襞微循环检查可观察到微血管管径、血流速度等改变,若发现微血管痉挛、血流瘀滞等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微循环障碍相关的病理改变。
温馨提示:小儿中毒型痢疾病情变化迅速,需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等变化。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其年龄特点,及时准确采集标本进行检查,在检查及诊断过程中要给予患儿人文关怀,安抚患儿情绪,避免因患儿不配合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要根据患儿的病史等情况综合判断,对于有痢疾接触史等情况的儿童,更要提高警惕,尽早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