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骨折的锻炼方法有哪些

骨折的锻炼方法有哪些

2025年10月11日 09:23:29
病情描述:

骨折的锻炼方法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赵甲军
    赵甲军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骨折后的康复锻炼非常重要,包括骨折愈合早期、中期和后期的活动未固定关节、肌肉等长收缩、增加活动度、强化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和灵活性、平衡和协调训练及功能性锻炼等,特殊人群需注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骨折愈合早期(1-2周)

    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如手指、手腕、肘部、肩部等,每个关节活动10-20次,每天3-4次。

    肌肉等长收缩:即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肌肉进行收缩和放松,如股四头肌收缩、小腿三头肌收缩等,每组肌肉收缩50-100次,每天3-4组。

    2.骨折愈合中期(2-3周)

    增加活动度: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但仍要避免骨折部位的过度负荷。

    开始轻柔的关节活动:如活动骨折部位相邻的关节,但动作要轻柔,避免疼痛和不适。

    3.骨折愈合后期(3周后)

    强化肌肉力量:可进行抗阻训练,使用哑铃、弹性带等器械,或进行一些专门的肌肉强化练习。

    恢复关节活动度和灵活性:进行更广泛的关节活动,包括旋转、屈伸等。

    平衡和协调训练:可以通过站立平衡练习、单脚站立、走直线等方式来提高平衡能力。

    功能性锻炼:逐渐恢复日常活动,如做家务、散步、上下楼梯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需要注意的是,骨折后的锻炼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包括骨折的位置、严重程度、愈合情况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在开始锻炼前,最好咨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建议,他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并指导患者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注意事项。

    此外,以下是一些特殊人群在骨折锻炼中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骨折的愈合速度较快,但在锻炼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不当的姿势,以免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2.老年人:老年人的骨骼愈合能力可能较弱,锻炼时要更加谨慎,逐渐增加强度和难度。同时,要注意预防跌倒和其他并发症。

    3.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骨折后的锻炼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身体能够承受锻炼的负荷。

    4.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因此在锻炼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出血或肿胀,并及时告知医生。

    总之,骨折后的锻炼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正确的锻炼方法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在锻炼过程中出现疼痛、肿胀、不适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