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腰间盘突出要怎么休息问
治疗腰间盘突出要怎么休息
-
腰间盘突出患者需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及营造适宜休息环境。急性期严格卧床2-3周,儿童要选合适床垫;缓解期避免久坐久站,女性经期、男性伏案要注意。日常活动避免弯腰搬重,老年人、儿童需特别注意,工作时保持正确姿势,佩戴腰围不宜过长。休息环境温度20-25℃,湿度40%-60%,过冷过热、湿度过高过低均不利,老年人、儿童要特殊关注温度湿度。
缓解期:在腰间盘突出缓解期,也需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久坐或久站。一般建议每坐1小时左右就起身活动10-15分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腰部伸展动作,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对于成年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身体较为敏感,更要注意休息,防止腰部劳累加重病情;对于有长期伏案工作习惯的成年男性患者,要特别注意定时改变姿势,每工作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腰部,放松腰部肌肉。
避免腰部过度劳累
日常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腰部过度劳累的动作,如避免长时间弯腰搬重物,如需搬重物,应先蹲下,使物体尽量靠近身体,然后再起身搬起,避免腰部受力过大。对于老年人,由于骨骼和肌肉功能有所减退,更要注意避免搬抬过重的物品,如搬运较重的家具等,必要时可寻求他人帮助。对于儿童,要避免让其过早从事过重的体力活动,防止对脊柱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工作姿势:对于因工作需要久坐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座椅高度要合适,使双脚能平放在地面,膝关节与髋关节保持同一水平,腰部要靠紧椅背,保持脊柱的生理曲度。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如建筑工人等,要注意在工作中合理使用腰部保护装备,如佩戴腰围等,但佩戴时间不宜过长,避免造成腰部肌肉萎缩。
休息环境要求
温度:休息环境的温度要适宜,不宜过冷或过热。过冷会导致腰部肌肉收缩,加重腰部疼痛;过热可能会使腰部皮肤血管扩张,引起腰部组织水肿等情况。一般室内温度保持在20-25℃较为合适。对于患有腰间盘突出的老年人,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要特别注意调节室内温度,冬季可适当升高温度,夏季避免空调直吹腰部。
湿度:室内湿度也应保持适中,一般相对湿度在40%-60%为宜。湿度过高会使腰部感觉潮湿、寒冷,容易加重腰部的不适;湿度过低则会使空气干燥,可能引起皮肤干燥等问题,间接影响腰部的舒适感。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因湿度不适影响其休息质量和身体恢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