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骨折如何进行康复训练以康复行走

骨折如何进行康复训练以康复行走

2025年10月11日 13:36:54
病情描述:

骨折如何进行康复训练以康复行走

医生回答(1)
  • 陈世杰
    陈世杰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向他提问

    骨折康复训练分早期1-2周内进行患肢肌肉等长收缩及健侧肢体未固定关节活动,中期2-3周后开展患肢关节活动度及助力运动训练,后期4-6周后进行部分负重及平衡协调训练,训练中需定期复查并保证营养支持,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有相应注意要点。

    一、早期康复训练(骨折后1-2周内)

    1.肌肉等长收缩练习:针对患肢肌肉开展等长收缩,以股四头肌、腓肠肌为例,每次收缩持续5-10秒,重复10-15次,每日进行3-4组。此训练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对于老年人,需把控力度,避免因力度过大引发不适;儿童则需在家长监护下进行,防止受伤导致二次损伤。

    2.健侧肢体及未固定关节活动:进行健侧肢体正常活动以及未固定关节的活动,以维持关节活动度。例如活动肩关节等未受骨折影响的关节,老年人因关节灵活性可能稍差,需缓慢进行活动;儿童要注意活动的安全性和适度性。

    二、中期康复训练(骨折2-3周后)

    1.关节活动度训练:依据骨折愈合状况,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开展膝关节、踝关节等患肢关节的屈伸活动,逐步增加活动角度,如从较小的屈伸范围开始,逐渐增大至接近正常活动度。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训练时需监测身体状况,确保训练安全,儿童活动量不宜过大,避免过度疲劳。

    2.助力运动:借助弹力带或他人辅助进行患肢小范围助力运动,逐步增强肌肉力量。比如利用弹力带进行患肢的拉伸助力运动,老年人进行助力运动时要注意辅助力量的适度,儿童需在成人协助下进行,保证运动安全。

    三、后期康复训练(骨折4-6周后)

    1.负重训练:骨折初步愈合后,开始部分负重训练,可使用拐杖辅助站立、行走,逐步增加负重重量和行走距离。老年人进行负重训练时要特别注意平衡,防止摔倒,需选择平稳的地面并缓慢进行;儿童要确保训练环境安全,逐步适应行走过程。

    2.平衡与协调训练:开展单腿站立、原地踏步等平衡和协调训练,进一步恢复行走能力。老年人平衡能力可能下降,训练时可选择有扶手等辅助设施的环境;儿童要在安全的空间内进行,避免意外发生。

    四、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1.定期复查:训练过程中需定期复查,依据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训练方案,确保康复训练科学合理。

    2.营养支持:保证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摄入,促进骨折愈合及身体恢复,老年人和儿童都需注重营养均衡,老年人可适当增加富含钙的食物摄入,儿童要保证营养全面以支持骨骼生长。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