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时血糖会升高吗问
饥饿时血糖会升高吗
-
饥饿时血糖通常不会升高反而会降低,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由多种机制维持,饥饿时血糖来源变化且有调节激素作用,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在饥饿时血糖变化及相关症状有不同特点,需根据不同人群特点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
一、血糖的来源与调节机制
血糖的主要来源:包括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以及非糖物质的糖异生。在饥饿状态下,食物摄入停止,血糖的主要来源变为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但肝糖原储备有限,一般肝糖原仅能维持数小时的血糖供应。
血糖调节激素的作用:饥饿时,血糖降低会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血糖升高,但这一作用是有限的。而胰岛素的分泌会因血糖降低而减少,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其分泌减少有利于血糖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维持,但总体来说,饥饿初期血糖会逐渐下降。例如,健康成年人空腹12-18小时后,血糖会从正常的3.9-6.1mmol/L逐渐下降。
二、不同人群饥饿时血糖变化的特点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糖原储备相对较少,对饥饿的耐受能力更弱。饥饿时儿童血糖降低可能更快更明显,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心慌、手抖、出汗、头晕等。这是因为儿童的代谢相对旺盛,且肝糖原储存量较成人少,所以在饥饿状态下血糖下降更为迅速,需要家长及时关注儿童的饮食情况,避免长时间饥饿导致低血糖影响生长发育。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功能减退,尤其是肝脏的糖代谢功能。老年人肝糖原储备不足,且糖异生能力下降,所以在饥饿时更容易出现血糖降低的情况。同时,老年人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可能下降,发生低血糖时可能没有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出汗、心慌等,而是表现为意识模糊、认知障碍等,更需要家人密切观察老年人的饮食状况,保证其营养供应,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节机制存在紊乱。如果是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饥饿时血糖调节能力更差,更容易出现低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服用了某些降糖药物,如磺脲类药物,在饥饿状态下也容易发生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在饥饿时需要更加谨慎地管理血糖,随身携带糖果等快速升糖食物,以防发生低血糖时得不到及时纠正。
总之,饥饿时一般血糖不会升高而是会降低,不同人群由于自身生理特点不同,在饥饿时血糖变化及出现的相关症状有所差异,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