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怎么诊断问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怎么诊断
-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需从病史采集(关注年龄、接触史)、临床表现观察(一般症状、神经系统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及鉴别诊断(与其他细菌性、病毒性、结核性脑膜炎鉴别)等方面综合评估,不同方面有相应表现及特点。
接触史:了解患者是否有与脑膜炎球菌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史,因为脑膜炎球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临床表现观察
一般症状:患者多有突发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以上,伴有寒战、头痛剧烈,呈持续性胀痛或跳痛,还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常呈喷射性。
神经系统体征:可能出现颈项强直,克氏征(Kernigsign)、布氏征(Brudzinskisign)阳性等脑膜刺激征表现;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谵妄、昏迷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抽搐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一般可达(10-20)×10/L以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可伴有核左移现象。
脑脊液检查:
压力:脑脊液压力增高,可达200mmHO以上。
外观:典型表现为混浊呈脓性。
细胞计数:白细胞数显著增多,多在1000×10/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生化检查:蛋白含量升高,糖含量明显降低,一般低于2.2mmol/L,氯化物也可降低。
病原学检查:脑脊液涂片革兰染色可在中性粒细胞内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脑脊液细菌培养可分离出脑膜炎奈瑟菌,这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在疾病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表现,但对于病情较重、出现并发症(如脑脓肿、脑积水等)的患者,头颅CT或MRI有助于发现颅内病变情况。例如,CT可发现是否有脑室扩大、脑实质异常等;MRI对颅内软脑膜病变等显示更为清晰。
鉴别诊断
其他细菌性脑膜炎: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等,可通过脑脊液细菌培养及病原学特征进行鉴别,不同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在脑脊液的细胞分类、生化改变及病原学检查结果上有各自特点。
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细胞数一般升高不如细菌性脑膜炎明显,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轻度升高或正常,糖和氯化物一般正常,病原学检查可发现病毒相关证据。
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起病相对较缓,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细胞数多为数百×10/L,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升高,糖和氯化物降低更明显,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