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最佳运动时间是何时问
糖尿病患者最佳运动时间是何时
-
糖尿病患者可在早餐后1-2小时及晚餐前1-2小时运动,早餐后1-2小时运动可利用此时相对稳定且较高血糖状态消耗血糖控糖,不同年龄患者运动需注意强度等;晚餐前1-2小时运动有助于控制晚餐后血糖升高,不同年龄患者运动也有相应注意事项,且这两种运动均符合日常节奏易坚持,有特殊病史患者运动要注意强度等。
一、早餐后1-2小时运动
1.优势及原理
经过一夜的消化,空腹时血糖可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而早餐后1-2小时,食物经过消化吸收,血糖水平处于相对稳定且较高的状态。此时运动能够较好地消耗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有较好的效果。有研究表明,在早餐后1-2小时进行适度运动,可使血糖下降幅度较为明显,有助于改善血糖的整体控制情况。
对于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儿童糖尿病患者在早餐后1-2小时运动时,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影响生长发育;成年糖尿病患者此时运动相对较为安全,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快走等;老年糖尿病患者也可在早餐后1-2小时进行缓慢的散步等运动,既可以利用此时相对稳定的血糖状态来运动消耗血糖,又能避免空腹运动可能带来的低血糖风险。从生活方式角度看,早餐后1-2小时进行运动符合日常的生活节奏,容易坚持。对于有心血管病史的糖尿病患者,此时运动要注意运动前先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过程中密切关注自身心率等情况,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加重心脏负担。
二、晚餐前1-2小时运动
1.优势及原理
晚餐前1-2小时运动,有助于控制晚餐后的血糖升高。因为晚餐后人体会逐渐进食,血糖有上升趋势,此时运动可以提前消耗部分能量,对抗晚餐后血糖的升高。相关研究发现,在晚餐前1-2小时进行适量运动,能够有效降低晚餐后血糖的峰值,对于改善血糖的昼夜波动有积极作用。
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在晚餐前1-2小时运动时需注意,儿童糖尿病患者要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运动方式,比如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进行趣味性的运动,如在家长陪伴下进行轻松的追逐游戏等,但要避免运动过度导致疲劳影响后续休息;成年糖尿病患者可选择慢跑等运动方式;老年糖尿病患者可选择太极拳等相对柔和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运动场地的安全,防止摔倒等意外情况。从生活方式方面,晚餐前1-2小时运动也比较符合日常习惯,容易融入生活。对于有肾脏病史等特殊病史的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要注意运动强度不能过大,以免加重肾脏负担,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要及时停止运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