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腔隙脑梗塞是什么病

腔隙脑梗塞是什么病

2025年10月11日 15:59:11
病情描述:

腔隙脑梗塞是什么病

医生回答(1)
  • 陈燕
    陈燕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腔隙脑梗塞是脑梗塞特殊类型,由高血压等致脑深部微小动脉闭塞致脑组织缺血软化,中老年人多发,症状轻局限,可通过头颅CT、MRI辅助检查,治疗针对危险因素干预,预防需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

    一、发病机制

    主要是由于脑部深穿支动脉闭塞所致。这些深穿支动脉多来源于供应大脑半球的动脉主干,且管径较细,当高血压等因素导致血管壁发生病变,如玻璃样变等,使得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引起相应脑组织的缺血坏死。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多样

    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这与男性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高以及男性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可能增加血管病变风险有关。

    症状较轻且局限:常见的症状有纯运动性轻偏瘫,表现为一侧面部和上下肢无力,但不伴感觉障碍、视野改变等;纯感觉性卒中,表现为偏身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性轻偏瘫,表现为病变对侧的轻偏瘫伴有小脑性共济失调等。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在头颅影像学检查时被发现。

    2.体征特点

    神经系统检查可能发现相应的阳性体征,如轻偏瘫患者可检测到肌力减退等情况。

    三、辅助检查

    1.头颅CT

    发病24-48小时后可见低密度梗死灶,其部位与临床表现相关,有助于明确诊断。

    2.头颅MRI

    早期即可发现脑深部的小病灶,对于腔隙脑梗塞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能更早、更清晰地显示病变情况。

    四、治疗与预防

    1.治疗原则

    主要是针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如控制高血压,一般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如140/90mmHg以下,但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等,但需注意其可能的出血等不良反应;对于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控制。

    2.预防措施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人群,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减少钠盐、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等,每周至少坚持一定的运动量(如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导致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腔隙脑梗塞的发病风险。

    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定期监测相关指标,使各项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例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手段将血糖控制在合理水平,以减少对血管的损害。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