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拇指骨折

小拇指骨折

2025年10月11日 13:34:05
病情描述:

小拇指骨折

医生回答(1)
  • 赵甲军
    赵甲军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小拇指骨折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不同人群发生情况有别,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分保守和手术,康复护理分固定期和拆除固定后,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观察小拇指是否有肿胀、畸形、压痛等表现,初步判断骨折情况。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小拇指骨折最常用的方法,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如横形骨折、斜形骨折等)及移位情况,能清晰显示骨折线以及骨折端的对位对线关系。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尤其是涉及关节面的骨折,CT检查能更精准地显示骨折的细节,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适用于骨折无明显移位或经过复位后位置良好的情况。

    手法复位:医生通过手法将移位的骨折端恢复到正常解剖位置,然后用小夹板、石膏或支具等固定小拇指,保持骨折端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手术治疗:如果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难以达到满意的对位对线,或涉及关节面的骨折影响关节功能,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如使用克氏针、钢板等内固定材料将骨折端固定,以恢复小拇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康复护理

    固定期间:

    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密切观察小拇指远端的血液循环、感觉和运动情况,如出现手指麻木、苍白、发凉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部其他关节的适当活动,防止关节僵硬,但要避免小拇指的不必要活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拆除固定后:

    逐渐开始小拇指的屈伸活动锻炼,可先在被动活动(由他人帮助活动)的基础上过渡到主动活动,活动范围由小逐渐增大,力度由轻逐渐加重,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配合物理治疗,如热敷、红外线照射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加速康复。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小拇指骨折后生长潜力大,骨折愈合相对较快,但在固定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和松紧度,避免影响儿童手部的正常发育。同时,要加强对儿童的看护,防止再次受伤。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小拇指骨折后愈合相对困难,且容易发生再移位。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骨质修复,固定时间可能相对较长,康复锻炼要更加温和、缓慢,避免因剧烈活动导致骨折再次移位或加重骨质疏松。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小拇指骨折后伤口愈合相对较慢,要严格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同时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