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碎石后尿血正常吗

碎石后尿血正常吗

2025年10月11日 14:59:56
病情描述:

碎石后尿血正常吗

医生回答(1)
  • 刘国昌
    刘国昌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碎石后尿血通常较常见,一般轻度且短时间内逐渐减轻消失属正常,但尿血严重、持续超3天或不同人群有差异时可能不正常,碎石后要注意休息、增加饮水量等,儿童需家长密切看护,老年人要留意整体状况及定期复查。

    一、一般情况

    碎石后出现尿血通常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例如体外冲击波碎石等碎石方式,在碎石过程中,结石与尿路黏膜摩擦等会导致黏膜损伤,从而引起尿血。一般来说,这种轻度的尿血在短时间内是正常的机体应激反应表现。

    二、具体情况分析

    1.尿血程度与持续时间

    若尿血为轻度,仅表现为尿液颜色轻微发红,且在1-2天内逐渐减轻并消失,多属于正常情况。这是因为碎石过程中对尿路黏膜的损伤较轻,机体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

    但如果尿血较为严重,如尿液颜色鲜红,甚至伴有血块,且持续时间超过3天仍未缓解,就可能不正常,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可能存在尿路黏膜较严重损伤等问题。

    2.不同人群的差异

    儿童:儿童在碎石后出现尿血时需要特别关注。儿童尿路黏膜相对娇嫩,碎石后尿血可能提示黏膜损伤相对更易发生,但也需根据具体尿血情况判断。如果尿血轻微且能很快缓解,可能是正常的碎石后反应,但如果尿血持续不缓解或加重,由于儿童表达和自我修复能力相对较弱,更应及时就医,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成年人:成年人碎石后尿血多数情况下如果程度较轻且能较快恢复是正常的。但如果本身有一些基础疾病,如凝血功能障碍等,碎石后尿血可能会更严重且不正常,需要综合基础疾病情况来判断。

    老年人:老年人碎石后尿血要考虑其身体机能衰退等因素。老年人尿路黏膜修复能力相对较弱,若出现尿血,需要密切观察尿血情况,同时要考虑是否存在泌尿系统其他潜在疾病在碎石刺激下诱发尿血加重的可能。

    三、应对建议

    1.一般护理

    碎石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对于尿血的情况,要适当增加饮水量,通过增加尿量来冲洗尿路,减少血凝块形成的风险。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2000-3000ml左右,以保持尿液通畅,促进黏膜修复等。

    密切观察尿液颜色、尿量等变化。如果发现尿血情况有异常变化,如加重等,及时向医生反馈。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在碎石后要家长密切看护,保证其饮水量合适,同时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等。因为儿童可能不能准确表达身体的不适,所以家长要更加留意尿血等情况的发展。

    老年人:老年人碎石后除了关注尿血外,还要注意整体身体状况的变化,如有无乏力等情况,因为老年人身体代偿能力差,任何异常变化都可能提示更严重的问题,要定期复查泌尿系统相关指标。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