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特点是什么问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特点是什么
-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发病急骤,多见于2-7岁儿童,起病迅即出现高热等严重表现;肠道症状不典型,多数患儿初期肠道症状轻或不明显;病情进展迅速,可很快出现休克、呼吸衰竭等严重表现;病原是痢疾杆菌,其产生的内毒素致全身毒血症;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等增高,粪便早期可无异常后有脓血便等,脑脊液多无异常。
年龄方面:多见于2-7岁儿童,这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有关,相对更容易受到痢疾杆菌的侵袭。
起病表现:起病非常急,可迅速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0℃及以上,且体温上升速度快,部分患儿可能在数小时内就出现严重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萎靡、面色灰白、四肢厥冷、呼吸急促等表现,很快进入休克、昏迷等严重状态。
肠道症状不典型
多数患儿:发病初期肠道症状可不明显,可能仅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次数不多,起初可为稀便,随后可转为黏液脓血便,但有些患儿可能在早期只表现为精神状态的改变,而肠道症状很轻微,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
与年龄因素相关:低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腹痛、腹泻等不适,家长观察时易遗漏早期肠道症状,需密切关注儿童整体状况变化。
病情进展迅速
休克表现:可很快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花纹、心率加快、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若不及时抢救,休克会进一步加重,导致重要脏器灌注不足,如肾灌注不足可出现少尿或无尿,脑灌注不足可出现惊厥、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呼吸衰竭表现:部分患儿会出现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齐、呼吸深浅不一、发绀等,可能是由于毒素作用于呼吸中枢或引起肺微循环障碍等导致。
病原学特点
病原体:由痢疾杆菌引起,痢疾杆菌属于志贺菌属,常见的有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等,该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但对一般消毒剂敏感。痢疾杆菌可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内毒素是引起全身毒血症的主要因素,可导致微循环障碍,引发休克等一系列严重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特点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多在(10-20)×10/L以上,严重时可更高,提示存在感染性炎症反应。
粪便检查:发病早期可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黏液脓血便,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和巨噬细胞。粪便培养可分离出痢疾杆菌,这是确诊的重要依据,但粪便培养需要一定时间,在等待结果期间需结合临床症状等进行综合判断。
脑脊液检查: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惊厥、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此时进行脑脊液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可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相鉴别,因为后者脑脊液多有异常改变,如细胞数增多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