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右踝骨折手术后多久可以走路

右踝骨折手术后多久可以走路

2025年10月11日 12:48:51
病情描述:

右踝骨折手术后多久可以走路

医生回答(1)
  • 张波
    张波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右踝骨折手术后多久能走路受多种因素影响,早期1-6周分骨折初步稳定期和骨痂开始形成期,中期6-12周分骨痂逐渐成熟期和接近临床愈合期,后期3个月以上为完全愈合期,需综合骨折愈合、患者年龄、病史、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康复训练以恢复行走功能。

    早期阶段(术后1-6周)

    骨折初步稳定期:术后1-2周,患者需佩戴支具或石膏固定,此时主要进行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但不能负重走路。在这个阶段,年龄因素有一定影响,儿童骨折愈合相对较快,可能能更早进入后续阶段;而老年人骨折愈合能力稍差,需要更谨慎对待。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本身有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骨折愈合,可能延迟走路时间。

    骨痂开始形成期:术后3-6周,骨折处开始有骨痂形成,但骨痂强度还较低。此阶段可在医生指导下部分负重行走,比如借助拐杖等辅助器具,患侧脚部分接触地面,力量要逐渐增加。对于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伤口愈合和骨折愈合,需要严格控制血糖,以保障骨折顺利恢复,从而能按时进入合适的走路阶段。

    中期阶段(术后6-12周)

    骨痂逐渐成熟期:术后6-10周,骨痂进一步成熟,骨折稳定性有所提高。患者可逐渐增加负重程度,从部分负重过渡到逐渐增加患侧下肢的负重比例。女性在这个阶段若处于特殊生理期,身体状况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一般不影响骨折恢复的大进程,仍可按照康复计划进行适当的负重行走训练。生活方式中,合理的营养摄入很重要,需要保证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的充足,有助于骨痂成熟和骨折愈合,从而保障走路时间按预期推进。

    接近临床愈合期:术后10-12周,骨折接近临床愈合,此时可以在医生评估后尝试逐渐弃拐部分负重行走。有肥胖病史的患者,由于体重较大,对骨折部位的压力相对较高,需要更缓慢地增加负重,以避免影响骨折愈合和导致关节损伤等问题。

    后期阶段(术后3个月以上)

    完全愈合期:术后3个月后,骨折基本完全愈合,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步态行走。但对于有长期慢性病史如高血压的患者,在康复走路过程中需要注意血压的变化,避免因剧烈运动等导致血压波动过大。年龄较大的患者在恢复正常走路后,要注意平衡能力的恢复训练,防止因平衡功能下降而摔倒,因为老年人平衡能力本身相对较弱,骨折术后恢复走路时更易发生意外。

    总之,右踝骨折手术后走路时间因人而异,需要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患者自身的年龄、病史、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逐步进行康复训练,以确保安全、顺利地恢复行走功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