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脑动脉粥样硬化

什么是脑动脉粥样硬化

2025年10月11日 18:08:00
病情描述:

什么是脑动脉粥样硬化

医生回答(1)
  • 闫欣
    闫欣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中年后易患、男性略高的血管疾病,由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等因素引发,动脉内膜有脂质沉积形成斑块致管腔狭窄,可致脑供血不足及脑梗死等危害,需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和控制基础病史来预防及早期干预。

    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年龄与性别:通常在中年以后发病,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的弹性逐渐下降,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病理改变。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重要诱因。长期高脂饮食会使血液中脂质成分升高,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容易沉积在动脉管壁;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还会促使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缺乏运动的人群,身体代谢能力下降,脂质更容易在体内堆积,进而影响脑动脉的状态。

    基础病史: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血压持续升高会对血管壁产生压力,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代谢紊乱,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同时促进脂质在血管壁沉积,增加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几率。

    病理改变表现

    动脉内膜下脂质沉积,形成黄色粥样斑块,初期可能只是小的脂质条纹,随着病情进展,斑块逐渐增大,导致管腔狭窄。当狭窄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例如,供应大脑某一区域的动脉管腔狭窄,该区域的脑组织就会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可能引发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对健康的影响及相关表现

    脑供血不足相关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如果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严重狭窄,还可能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表现为突然出现的一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言语不利等,但一般在24小时内可完全恢复。长期脑供血不足还可能逐渐影响认知功能,导致认知障碍等问题。

    血栓形成与脑梗死风险: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表面不光滑,容易破裂,破裂后会激活凝血系统,形成血栓,血栓如果堵塞脑动脉,就会引发脑梗死,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如偏瘫、偏盲、意识障碍等,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预防与早期干预要点

    健康生活方式:对于一般人群,要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坚持适量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一般建议低于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低于130/80mmHg);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水平尽量接近正常范围。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延缓病情进展。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