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入脑临床表现问
新生儿黄疸入脑临床表现
-
新生儿黄疸入脑后有早期、痉挛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的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吸吮无力等;痉挛期有抽搐、肌张力改变、发热等;恢复期吸吮力等渐恢复;后遗症期有锥体外系综合征、听觉障碍、智力发育落后等,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及时干预,家长要留意新生儿情况。
一、早期临床表现
新生儿黄疸入脑早期主要表现为吸吮无力、拒奶,哭声低且弱,精神萎靡,肌张力减低。这是因为胆红素侵犯了基底核、海马回等神经核团,影响了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患儿吃奶时没有力气,对周围环境反应差。多见于出生后1-2周内的新生儿,尤其是有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早产儿,由于早产儿的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更易让胆红素进入脑组织。
二、痉挛期临床表现
1.抽搐:出现双眼凝视、惊厥等表现,这是由于胆红素进一步损伤脑组织,引起神经元异常放电。例如患儿会突然出现双眼上翻、四肢抽搐等症状,抽搐可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常见于生后2-5天,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足月儿也可能在此阶段发病。
2.肌张力改变: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患儿的身体会呈现出背部过伸的状态,像弓一样,这是因为胆红素对锥体外系等部位的损伤,导致肌肉张力异常增高。
3.发热:部分患儿可出现发热,体温可轻度升高,这是机体对脑组织损伤的一种应激反应,但一般体温升高幅度不大。
三、恢复期临床表现
经过治疗后进入恢复期,吸吮力逐渐恢复,对外界反应逐渐好转,肌张力逐渐恢复正常。此阶段一般在痉挛期后数天到数周,患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逐渐改善,是胆红素对脑组织损伤逐渐修复的过程,对于早产儿来说,恢复时间可能相对较长,需要密切观察其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四、后遗症期临床表现
1.锥体外系综合征:表现为手足徐动,即四肢出现不自主的、无目的的缓慢扭曲运动;眼球运动障碍,如眼球向上转动困难,形成落日眼;牙釉质发育不良,出现牙齿呈绿色或深褐色等。这是因为胆红素长期损伤基底核等部位,导致锥体外系功能异常,多在生后2个月至3岁出现。
2.听觉障碍: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可导致患儿听力下降甚至丧失,影响其语言发育等,这是由于胆红素损伤了听觉神经核团。
3.智力发育落后:患儿智力水平低于正常儿童,可能出现认知、学习等能力的障碍,是因为脑组织长期受胆红素损伤,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发育。
对于新生儿黄疸,尤其是早产儿、有溶血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要密切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一旦发现胆红素升高,及时采取光疗、换血等干预措施,以降低胆红素入脑的风险,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家长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吃奶、肢体活动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