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心肺复苏要点问
高质量心肺复苏要点
-
高质量心肺复苏要点包括胸外按压(明确不同人群按压部位、频率、深度要求)、开放气道(成人及儿童婴儿有不同方法)、人工呼吸(单人双人施救有不同比例及更换要求)、使用AED(按指示操作及儿童用专用电极片),还有特殊人群(老年人、孕妇、儿童婴儿有相应注意事项)。
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或胸骨中下1/3处。对于儿童,按压部位为双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交点下方1横指;婴儿则为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1横指。按压时要确保力量集中在该部位,以保证有效按压。
按压频率:至少100-120次/分钟。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均需遵循此频率要求,儿童和婴儿也不例外,这样的频率能保证有效的血液循环。
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cm但不超过6cm;儿童按压深度约为5cm;婴儿按压深度约为4cm。合适的按压深度能保证心脏有效的泵血功能,深度不足可能无法达到有效循环,过深则可能导致损伤。
开放气道:
成人:常用仰头抬颌法,一只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颌。对于有颈部损伤的成人,可采用双手托颌法开放气道,避免颈部进一步损伤。
儿童和婴儿:婴儿可用改良的仰头抬颌法,头部后仰程度要轻,避免过度后仰导致气道梗阻加重;儿童的气道开放方法与成人相似,但操作要更轻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型调整力量。
人工呼吸:
单人施救:先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循环。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对于心肺复苏的效果至关重要,30:2的比例能保证有效的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
双人施救:两名施救者应每2分钟或5个循环(约2分钟)更换一次按压角色,以保证按压质量。在更换过程中,要迅速准确,尽量减少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因为中断会影响心肺复苏的效果。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一旦AED到达,应立即打开AED电源,按照AED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指示进行操作。将电极片正确粘贴在患者胸部相应位置,AED会自动分析心律,若提示需要除颤,应确保所有人远离患者后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对于儿童患者,若体重小于25kg,应使用儿童专用电极片,使用方法和成人有所不同,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正确操作。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老年人,由于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在进行胸外按压时要注意力量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骨折等损伤;对于孕妇,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注意将子宫向左侧偏移,以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保证有效的血液循环;对于儿童和婴儿,要特别注意操作的轻柔性和准确性,严格按照儿童和婴儿心肺复苏的特殊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二次伤害。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