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三踝骨折如何治疗

三踝骨折如何治疗

2025年10月11日 09:37:30
病情描述:

三踝骨折如何治疗

医生回答(1)
  • 陈晓东
    陈晓东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向他提问

    三踝骨折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且不适合手术等情况,用石膏等固定,要观察患肢情况;手术适用于大多明显移位等情况,内、外、后踝骨折分别用钢板螺钉固定,术后要进行康复,不同年龄患者康复训练有调整。

    一、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

    对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三踝骨折,若患者身体状况不适合手术,或骨折类型较为稳定,可考虑非手术治疗。例如一些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手术风险较高时。

    非手术治疗主要通过石膏或支具固定来维持骨折的位置。一般需要将患肢固定于功能位,固定时间通常为6-8周,在此期间需要密切观察骨折端的位置变化,定期进行X线检查。

    2.注意事项

    非手术治疗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和运动情况。如果出现患肢肿胀进行性加重、疼痛加剧、皮肤颜色发紫或发白等血运障碍表现,应及时就医调整固定。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固定过程中要更加频繁地评估,避免固定过紧影响骨骼发育。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大多数三踝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尤其是骨折明显移位、关节面不平整的情况。因为三踝骨折涉及内踝、外踝和后踝(或后内侧踝),骨折移位会影响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关节功能,如果不及时手术复位固定,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

    2.手术方式

    内踝骨折的处理:一般采用钢板螺钉固定。根据内踝骨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钢板放置位置,确保骨折端解剖复位,螺钉固定牢固,以恢复内踝的正常结构和稳定性。

    外踝骨折的处理:外踝骨折通常也采用钢板螺钉固定。外踝是维持踝关节外侧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准确复位和牢固固定外踝对于踝关节的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后踝骨折的处理:后踝骨折的处理需要根据骨折块的大小和移位情况决定。如果后踝骨折块较大(通常认为超过关节面的1/3),一般需要手术固定,以恢复踝关节的后方稳定性;若骨折块较小且无明显移位,可考虑保守治疗,但多数情况下需要手术复位钢板螺钉固定。

    3.术后康复

    术后康复是三踝骨折治疗的重要环节。一般术后1-2周开始进行患肢的非负重功能锻炼,如肌肉收缩舒张练习、足趾屈伸活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术后2-3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开始部分负重锻炼,逐渐增加负重程度。术后3个月左右根据X线检查骨折愈合情况,逐步进行完全负重行走和踝关节的功能康复训练,包括踝关节的屈伸、内外翻等活动度训练。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康复训练的进度和强度需要适当调整。例如儿童患者,康复训练要更加注重在不影响骨骼生长的前提下进行,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过程。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