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心肺复苏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心肺复苏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2025年10月11日 19:41:16
病情描述:

心肺复苏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王维平
    王维平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心肺复苏后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神经系统的缺氧缺血性脑病、癫痫;心血管系统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系统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感染;肾功能的急性肾功能损伤;消化系统的应激性溃疡,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在各并发症的发生及表现上有差异。

    癫痫:心肺复苏后癫痫的发生率约为5%-30%。可能是由于脑缺氧、脑损伤等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发病机制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因心肺复苏对脑的特殊影响更易诱发癫痫,表现为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心律失常:心肺复苏过程中及复苏后,心脏电生理活动不稳定,易出现心律失常。常见的有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缓慢性心律失常等。研究表明,心肺复苏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尤其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更高。年龄较大的人群因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对心律失常的耐受能力较差。

    心力衰竭:心肺复苏后,心脏功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心力衰竭。这是因为心肺复苏过程中对心脏的按压可能造成心肌损伤,再加上脑缺氧等因素影响心脏的整体功能。对于原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心肌病患者,更容易在心肺复苏后诱发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

    呼吸系统并发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心肺复苏后,肺组织可能受到损伤,引发ARDS。其发病机制与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炎症介质释放等有关。约10%-20%的心肺复苏存活者可能发生ARDS,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由于肺组织更娇嫩,发生ARDS后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

    肺部感染:心肺复苏后患者常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这增加了肺部感染的风险。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易侵入呼吸道引发感染。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心肺复苏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更高,年龄较大的人群因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也更易发生肺部感染。

    肾功能并发症

    急性肾功能损伤:心肺复苏后,肾灌注不足、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可导致急性肾功能损伤。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少尿、无尿等症状。研究发现,约10%-20%的心肺复苏存活者会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对于原有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慢性肾炎患者,发生风险更高,儿童患者肾脏发育尚未成熟,对缺血等损伤的耐受能力较弱。

    消化系统并发症

    应激性溃疡:心肺复苏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易发生应激性溃疡。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等。有基础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如胃溃疡患者,在心肺复苏后更易出现应激性溃疡,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人因机体应激反应特点及基础疾病发生率较高,相对更易发生。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