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多发腔隙性脑梗塞的症状

多发腔隙性脑梗塞的症状

2025年10月11日 20:28:57
病情描述:

多发腔隙性脑梗塞的症状

医生回答(1)
  • 孙庆利
    孙庆利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向他提问

    多发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特殊类型,由高血压、动脉硬化致脑深部微小动脉闭塞引发脑组织缺血软化病变,症状多样,包括纯运动性轻偏瘫(一侧面、上下肢无力,中老年人高发,高血压等危险因素人群易患)、纯感觉性卒中(一侧面部、肢体麻木,中老年人高发,糖尿病病史者风险或增)、共济失调性轻偏瘫(病变对侧肢体轻偏瘫伴共济失调,长期大量饮酒、肥胖者易患)、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构音不清、吞咽困难、一侧手无力精细运动障碍,中老年高血压控制不佳者易现)、腔隙状态(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严重后遗症,表现多样,高龄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者风险高且症状重)。

    一、纯运动性轻偏瘫

    表现:一侧面部、上肢及下肢无力,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发生,不伴有感觉障碍、视野缺损及语言障碍等。常见于内囊、脑桥、放射冠等部位的腔隙性梗塞。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且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高血压会使血管承受过高压力,加速血管病变,增加腔隙性梗塞风险,进而引发纯运动性轻偏瘫症状。

    二、纯感觉性卒中

    表现:一侧面部、肢体的麻木感,呈针刺样或烧灼感,可伴有轻度的痛觉减退,但无偏瘫、失语等其他症状。病变多位于丘脑腹后核、内囊后肢及放射冠后部等部位。

    年龄与病史影响:中老年人高发,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患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出现纯感觉性卒中的风险可能增加,因为糖尿病可导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影响感觉神经传导及血管状态。

    三、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表现:病变对侧的肢体轻偏瘫伴有共济失调,如步态不稳、肢体动作不协调等,下肢症状通常重于上肢。病变部位多在脑桥基底部、内囊后肢及放射冠等。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酒精会损害神经系统和血管,影响神经传导和血管功能,增加共济失调性轻偏瘫的发生几率;肥胖人群由于代谢紊乱,易出现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四、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

    表现:表现为构音不清、吞咽困难,一侧手轻度无力及精细运动障碍,如持物不稳、书写笨拙等。病灶多位于脑桥基底部、内囊前肢及放射冠前下部等。

    年龄与病史影响:中老年人群中常见,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者,血管病变加重,更易出现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的症状。

    五、腔隙状态

    表现:是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导致的严重后遗症,表现为严重精神障碍、痴呆、假性球麻痹、双侧锥体束征、类帕金森综合征等。多由双侧基底节、内囊、脑桥等部位的多发性腔隙性梗塞引起。

    年龄与整体健康状况影响:高龄患者身体机能衰退,恢复能力差,且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些疾病会进一步影响身体状况,使得腔隙状态的发生风险增加且症状更严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