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怎么造成的问
尿路感染怎么造成的
-
尿路感染是病原体在尿路生长繁殖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成因包括病原体入侵(最常见细菌感染及其他病原体感染)、尿路梗阻(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致尿液排出不畅)、机体免疫力低下(年龄因素和疾病因素致抵抗力弱)、医源性因素(导尿、膀胱镜检查及泌尿系统器械操作致细菌入侵)。
病原体入侵
细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约占尿路感染的80%-90%。女性尿道短而宽,且距离肛门较近,大肠埃希菌容易由尿道上行至膀胱引发感染;男性若存在前列腺增生等问题,也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引发尿路感染。在老年人中,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且常伴有泌尿系统的基础疾病,如前列腺肥大等,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而引发尿路感染。
其他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也可引起尿路感染。例如,女性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可能会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从而引发真菌性尿路感染;性活跃期的女性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的概率相对较高,进而可能引发尿路感染。
尿路梗阻
先天性因素: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尿道瓣膜等,可导致尿液排出不畅,使细菌容易在局部滋生繁殖,引发尿路感染。儿童若存在先天性尿路梗阻,从婴幼儿时期就可能面临尿路感染的风险,且长期的尿路梗阻还可能导致肾脏积水,进一步损害肾功能。
后天性因素:老年人常见的前列腺增生可引起尿道梗阻,导致尿液排空不完全,残余尿量增加,为细菌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泌尿系统的结石、肿瘤等也可引起尿路梗阻,从而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
机体免疫力低下
年龄因素:婴幼儿时期,泌尿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且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进一步削弱了机体的抵抗力,使得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升高,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同时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受到影响,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且感染后容易迁延不愈。
疾病因素: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抵抗力极低,极易发生尿路感染,而且感染的病原体往往较为复杂,治疗也相对困难。
医源性因素
导尿或膀胱镜检查:导尿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诊疗操作,但也是引起尿路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导尿时会破坏尿道的黏膜屏障,为细菌入侵提供了途径;膀胱镜检查等侵入性操作也可能将细菌带入尿路,从而引发尿路感染。在儿童进行导尿等操作时,由于其泌尿系统较为娇嫩,更容易受到损伤和感染,因此需要更加严格的无菌操作。
泌尿系统器械操作:如输尿管镜检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这些操作都可能导致尿路黏膜损伤,使细菌容易侵入引发感染。对于接受这些操作的患者,术后需要密切观察尿液情况,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