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出院诊断中提到的心源性休克是什么意思

出院诊断中提到的心源性休克是什么意思

2025年10月11日 11:10:26
病情描述:

出院诊断中提到的心源性休克是什么意思

医生回答(1)
  • 王维平
    王维平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心源性休克是因心脏泵血功能急剧减退致心输出量显著降低无法满足机体需求的危急综合征,常见病因有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病,临床表现为低血压及尿量减少、精神状态改变等组织灌注不足表现,不同人群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因素影响,老年人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并兼顾肝肾功能选安全方案,儿童要遵循儿科原则精准调整治疗方案。

    心源性休克是因心脏泵血功能急剧减退,致使心输出量显著降低,无法满足机体组织器官最低代谢需求的一种危急综合征。其核心机制是心脏的射血功能严重受损,进而引发全身组织灌注不足、微循环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常见病因

    1.急性心肌梗死:是心源性休克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大面积心肌梗死时,心肌收缩力大幅下降,心输出量锐减,从而引发休克。例如,当左心室梗死面积超过40%时,发生心源性休克的风险明显增高。

    2.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失常,可使心脏快速无序搏动,丧失有效泵血功能,导致心输出量骤降,引发心源性休克。

    3.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肌病患者,心肌本身存在结构和功能异常,易出现心功能不全,进而发展为心源性休克。

    临床表现

    1.低血压表现: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40mmHg,同时可能伴有脉压差减小。

    2.组织灌注不足表现:

    尿量减少:因肾灌注不足,每小时尿量常少于30ml。

    精神状态改变:可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这是由于脑灌注不足所致。

    不同人群特点及影响

    年龄因素:老年人患冠心病的概率较高,因此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心源性休克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儿童心源性休克多与先天性心脏病等先天发育异常相关,需特别关注其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儿童各器官发育未成熟的特点。

    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不同性别基础心脏病的发生率可能有差异,如男性冠心病的发病率相对高于女性,这可能影响心源性休克的病因分布。

    生活方式因素: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若存在吸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心脏负担,提高心源性休克的发病风险。

    病史因素: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心肌病病史、严重心律失常病史等人群,心脏功能基础较差,发生心源性休克的风险显著高于无相关病史人群。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尿量等生命体征变化,治疗时要兼顾其肝肾功能减退的特点,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避免加重脏器功能损害。

    儿童:由于儿童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在治疗心源性休克时,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谨慎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或脏器功能的药物,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并根据儿童体重、年龄等精准调整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