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的概念问
心肺复苏的概念
-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急救技术,包括判断患者状况、启动急救系统、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步骤,对挽救生命重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跳呼吸骤停。
一、心肺复苏的定义
心肺复苏是一种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急救技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操作,为患者建立暂时的循环和氧供,以争取挽救患者生命并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的机会。
二、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1.判断患者状况
首先要快速判断患者是否意识丧失,可轻拍患者肩部并大声呼唤,若没有反应则判定为意识丧失。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比如儿童,判断意识时手法要轻柔且适合儿童体型;对于老年人,要考虑其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影响意识判断情况。
同时要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可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倾听有无呼吸音,时间应在5-10秒内完成。
2.启动急救系统
若确定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启动当地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如拨打急救电话,让专业医疗人员尽快到达现场。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本身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启动急救系统更为关键,能争取最短时间得到专业救治。
3.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成人是两乳头连线中点,儿童是胸骨中下1/3处。按压时要注意部位准确,对于儿童,胸骨较软,按压部位要精准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按压频率:成人至少100-120次/分钟,儿童至少100次/分钟。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厘米,儿童约5厘米(婴儿约4厘米)。按压时要保持身体前倾,肩膀位于双手正上方,利用身体重量进行按压,每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
4.开放气道
对于成人和儿童,常用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将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力向后压,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颌骨下方,向上抬颌。对于婴儿,采用改良的仰头抬颌法,用一只手托住婴儿的颈部,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放在下颌骨下方,轻轻抬颌。
5.人工呼吸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先给予2次有效通气,每次通气时间不少于1秒,潮气量以看到胸廓起伏为准。对于儿童和婴儿,通气量要适中,避免过度通气。
三、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及适用情况
1.重要性
心跳呼吸骤停后,大脑等重要器官在4-6分钟内就会发生不可逆损伤,而心肺复苏能在这段时间内为大脑等器官提供一定的氧供和血液循环,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和预后质量。例如在公共场所发生心脏骤停事件,及时的心肺复苏能为后续的高级生命支持争取宝贵时间。
2.适用情况
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跳呼吸骤停,如溺水、触电、心肌梗死、严重创伤等情况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都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如儿童溺水导致的心跳呼吸骤停,同样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老年人突发心肌梗死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时,也需迅速实施心肺复苏。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