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怎么鉴别问
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怎么鉴别
-
脑栓塞与脑血栓形成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及治疗原则上有不同特点,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女性在鉴别和治疗时各有需注意之处,脑栓塞发病急骤、栓子来源多样,脑血栓形成多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由动脉粥样硬化等致血管闭塞,影像学和脑脊液检查各有特征,治疗原则也有别,特殊人群需特殊考量。
脑血栓形成:主要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动脉壁病变基础上,血管腔逐渐狭窄乃至完全闭塞所引起的脑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是因为这些因素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进而形成血栓阻塞血管。
临床表现
脑栓塞:发病急骤,在数秒或数分钟内症状达到高峰,多表现为完全性卒中,起病时可有头痛、呕吐等全脑症状,因栓子易移动,部分患者可伴有其他部位栓塞的表现,如视网膜动脉栓塞可出现视力障碍,皮肤、黏膜栓塞可出现瘀点等。
脑血栓形成:多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症状常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一般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意识障碍,不同血管闭塞可出现相应供血区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大脑中动脉闭塞可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症状相对脑栓塞进展稍慢。
影像学检查
脑栓塞:头部CT在发病24-48小时内可见低密度梗死灶,脑MRI检查早期即可发现梗死灶,表现为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且可发现脑栓塞可能存在的心脏等栓子来源相关表现。
脑血栓形成:头部CT在发病24小时内多无明显异常,24小时后可见低密度梗死灶,脑MRI可更早发现缺血灶,DWI(弥散加权成像)在早期即可显示缺血病变,有助于早期诊断。
脑脊液检查
脑栓塞:一般脑脊液压力正常,外观无色透明,细胞数、蛋白等多无明显异常,若有出血性梗死时可出现红细胞增多。
脑血栓形成:脑脊液检查多无特异性改变,压力正常,细胞数、蛋白等一般正常。
治疗原则
脑栓塞:主要是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水肿、防止再栓塞等。在急性期可根据情况进行溶栓、抗凝等治疗,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心源性脑栓塞抗凝治疗需注意出血风险等。
脑血栓形成:早期可进行溶栓、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如符合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可进行溶栓治疗,同时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等。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在鉴别和治疗时需更谨慎评估各项检查指标及风险收益比;儿童相对少见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但如有相关基础疾病或栓子来源也需按照相应原则处理,要特别注意儿童的用药禁忌和非药物干预的重要性;女性在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若有基础疾病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等情况,在鉴别时需结合其内分泌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时也要考虑女性特殊生理时期对药物等治疗的反应。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