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糖尿病史怎么预防问
家里有糖尿病史怎么预防
-
为预防糖尿病或控制病情,需从多方面入手。生活方式上要合理饮食(低糖、高纤维、适量蛋白,控制碳水、蛋白、脂肪比例)、适度运动(选合适方式,如快走等,定时长频率);管理体重,保持BMI在18.5-23.9kg/m2,超重肥胖者渐减重;定期监测血糖,检测空腹、餐后血糖,定期查糖化血红蛋白;戒烟限酒,男性日饮酒酒精量不超25g,女性不超15g;保持心理健康,通过合适方式缓解压力,营造良好环境。
一、生活方式调整
合理饮食:遵循低糖、高纤维、适量蛋白的饮食原则。多吃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其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选择全谷物,像燕麦、糙米等,相比精制谷物升糖速度较慢。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例如油炸食品、糖果等,这类食物易导致体重增加,而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每天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5%-30%。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例如快走,速度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步,每次30分钟左右,可分多次完成。运动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对于儿童,家长应鼓励其每天进行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如踢毽子、跳绳等;对于老年人,可选择打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每周坚持3-5次。
二、体重管理
保持健康体重,体质指数(BMI)应维持在18.5-23.9kg/m2。计算方法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超重或肥胖者应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逐渐减重,每周减重0.5-1kg较为合适。儿童若有家族糖尿病史,家长需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避免过度喂养导致超重,保证儿童饮食营养均衡且不过量。
三、定期监测
血糖监测: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一般建议每3-6个月到医院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它能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范围是4%-6%。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应更早开始监测,如从成年后每年至少检测一次血糖。儿童若家族有糖尿病史,可在青春期前后开始关注血糖情况,定期进行血糖筛查。
四、戒烟限酒
吸烟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应严格戒烟。饮酒要适量,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酒精量换算公式为:饮酒量(ml)×酒精浓度(%)×0.8=酒精克数。过量饮酒会干扰血糖代谢,加重胰腺负担。
五、心理健康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影响血糖控制,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通过听音乐、冥想、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要正确认识疾病的可预防性,避免因担忧而产生过度焦虑情绪。儿童在家庭氛围中也应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减少儿童的心理负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