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脑干受损后主要表现

脑干受损后主要表现

2025年10月11日 20:27:56
病情描述:

脑干受损后主要表现

医生回答(1)
  • 朱海霞
    朱海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脑干受损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意识障碍(轻者嗜睡、重者昏迷,儿童表现因年龄有差异)、瞳孔变化(中脑受损可致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异常,儿童需密切观察)、眼球运动障碍(脑干内神经核团及传导束受损致眼球运动受限,影响儿童视觉与运动协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共济失调,影响儿童运动发育与平衡等)、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呼吸节律异常、循环改变,儿童呼吸循环调节中枢脆弱需密切监测)、体温调节障碍(脑干内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致体温异常,儿童易大幅波动需维持体温稳定)。

    瞳孔变化

    中脑受损时可出现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异常。正常瞳孔直径约3-4mm,对光反射灵敏。中脑受损可能导致动眼神经核团受累,出现一侧或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如脑疝早期可出现患侧瞳孔先缩小后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也可能出现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等情况。对于儿童,脑干受损引起的瞳孔变化更需密切观察,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更迅速。

    眼球运动障碍

    脑干内有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团及传导束,脑干受损会导致眼球运动障碍。常见的有眼球垂直或水平运动受限,如中脑顶盖区病变可引起眼球垂直同向运动障碍,如Parinaud综合征,表现为上视不能、会聚不能等;脑桥病变可引起眼球水平运动障碍,如周围性眼肌麻痹,表现为眼球向病变侧水平运动不能等。儿童脑干受损时眼球运动障碍可能影响其视觉功能及整体的运动协调,需要及时评估和处理。

    运动障碍

    1.肢体瘫痪:脑干内的皮质脊髓束受损可导致肢体瘫痪,表现为病变对侧或双侧肢体的运动障碍,如肌力减退、肌张力异常等。如果是双侧脑干受损,可能出现四肢瘫。儿童脑干受损引起的肢体瘫痪会影响其运动发育,比如婴儿可能无法正常抬头、坐立等,较大儿童可能出现行走困难等情况。

    2.共济失调:脑干内的神经传导通路参与共济运动的调节,脑干受损可能导致共济失调,表现为肢体协调动作障碍,如辨距不良、意向性震颤等。在儿童中,共济失调会影响其平衡能力和运动的准确性,对日常生活活动和运动技能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脑干是呼吸、循环中枢所在部位,脑干受损可严重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呼吸方面可出现呼吸节律异常,如潮式呼吸、抽泣样呼吸、呼吸暂停等;循环方面可出现血压、心率的改变,严重时可导致心跳、呼吸骤停。儿童脑干受损时呼吸循环功能不稳定,因为儿童的呼吸循环调节中枢相对更脆弱,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进行支持治疗。

    体温调节障碍

    脑干内的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可导致体温调节障碍,出现体温异常,如高热或低体温。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脑干受损后更容易出现体温的大幅波动,高热可能导致儿童出现惊厥等并发症,低体温则可能影响其整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暖或降温措施来维持体温稳定。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