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是怎么回事问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是怎么回事
-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是X连锁隐性遗传过氧化物酶体病,累及肾上腺和脑白质,由ABCD1基因缺陷致长链脂肪酸沉积损伤组织,儿童型5-14岁发病有神经和肾上腺皮质症状,成年型21-30岁后起病神经症状为主、肾上腺症状轻,可通过实验室、影像、基因检测诊断,无根治法,对症支持治疗,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疾病定义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的过氧化物酶体病,主要累及肾上腺和脑白质。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由ABC转运蛋白基因(ABCD1基因)突变引起,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男性发病更为常见,女性多为携带者。
发病机制:ABCD1基因缺陷导致过氧化物酶体中长链脂肪酸转运障碍,使得长链脂肪酸在体内尤其是肾上腺皮质和脑白质中沉积,进而造成组织损伤。
三、临床表现
儿童型:通常在5-14岁发病,早期可表现为学习困难、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等,随后逐渐出现视力下降、听力减退、肢体无力、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可伴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表现,如皮肤色素沉着、乏力、消瘦、低血压等。
成年型:发病年龄多在21-30岁以后,临床表现相对较轻,主要以进行性的精神行为异常、认知障碍、痉挛性截瘫等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表现相对不明显。
四、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生化检查:血浆中长链脂肪酸尤其是十六烷酸和十八烷酸水平升高,这对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
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查:可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异常,如皮质醇降低等。
影像学检查
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可见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对称性脱髓鞘改变,枕叶常首先受累,具有特征性表现。
基因检测: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发现ABCD1基因的突变,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五、治疗现状
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对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患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对于神经系统症状,可进行康复训练等改善症状,但总体预后较差,病情会逐渐进展恶化。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疾病导致的神经系统损害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在护理方面,需要特别关注其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的康复训练,要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且密切监测肾上腺皮质功能,及时调整激素替代治疗方案,同时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在生活和工作中可能会因为神经系统症状逐渐出现生活自理困难等情况,需要家人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在治疗上同样需要关注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变化,进行适当的对症支持治疗来维持生活质量。
女性携带者:女性携带者一般不发病,但有遗传给子代的风险,在生育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子代患病的概率等相关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生育决策。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