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并发症有哪些问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感染并发症(切口感染、深部组织感染)、脊髓神经损伤并发症(术中脊髓神经损伤、术后脊髓神经损伤加重)、脊柱稳定性相关并发症(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如内固定松动、断裂、内固定物突出,脊柱畸形复发)、其他相关并发症(肺部并发症、泌尿系统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部组织感染:包括脊柱周围软组织感染、椎间隙感染等。椎间隙感染多发生在术后数天至数周,患者可出现发热、脊柱局部疼痛加剧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及术后恢复效果。其发生可能与手术过程中椎间隙受到污染、患者免疫力低下等有关。
脊髓神经损伤并发症
术中脊髓神经损伤:手术操作过程中,由于对脊柱解剖结构的显露、器械的操作等可能导致脊髓或神经根的直接损伤。例如,在进行脊柱复位、内固定操作时,若操作不当可能挤压、牵拉脊髓神经,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肢体麻木、无力、运动障碍甚至截瘫等严重后果,这与手术医生的操作熟练程度和对解剖结构的熟悉程度密切相关。
术后脊髓神经损伤加重:可能与术后局部血肿形成、水肿等压迫脊髓神经有关。患者可能在术后出现原有神经症状加重的情况,如术后肢体感觉、运动功能较术前恶化等。
脊柱稳定性相关并发症
内固定相关并发症
内固定松动、断裂:多发生在术后一段时间,与患者过早进行不恰当的活动、骨质质量差(如骨质疏松患者骨质强度低)、内固定材料选择不当等因素有关。内固定松动、断裂会影响脊柱的固定效果,导致脊柱复位丢失、畸形复发等。
内固定物突出:较少见,但可能发生,是由于内固定物位置放置不当或术后局部应力集中等原因,导致内固定物部分突出于脊柱组织外,可能刺激周围组织引起不适等症状。
脊柱畸形复发:骨质疏松患者本身存在骨质流失,骨强度下降,术后脊柱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容易出现脊柱畸形复发的情况。例如,原来通过手术复位的脊柱骨折部位可能再次发生移位,导致脊柱外观及功能受到影响。
其他相关并发症
肺部并发症: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由于疼痛等原因,可能会减少呼吸运动,导致痰液排出不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尤其是老年患者,本身肺功能相对较弱,更易出现此类情况。
泌尿系统并发症: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由于术后活动减少,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延长,且卧床导致会阴部卫生不易保持,增加了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同时,长期卧床引起的排尿习惯改变等可能导致尿潴留。
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患者活动减少,血液回流减慢,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若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对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患者,尤其是高龄、肥胖、有静脉血栓病史等高危人群,需密切关注下肢静脉情况,可通过下肢静脉超声等检查早期发现。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