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有哪些特征问
手足口病有哪些特征
-
手足口病有症状表现、发病群体、病程发展及传播等特征。症状上有手足口腔皮疹及发热,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易发病,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致重症,传播途径为密切接触和飞沫,全年可发夏秋季多见。
一、症状表现
皮疹特点:
手足口病患儿通常会出现皮疹,皮疹多发生在手足、口腔等部位。手足部的皮疹一般为红色斑丘疹,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口腔内的疱疹多发生在舌、颊黏膜、硬腭等部位,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破溃形成溃疡,患儿会出现流涎、拒食等症状。不同年龄段患儿皮疹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婴幼儿皮肤较娇嫩,皮疹可能更易融合等。
发热情况: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但也有部分患儿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超过39℃。发热时间长短不一,一般持续1-7天不等。不同年龄患儿对发热的耐受程度不同,婴幼儿可能因发热出现哭闹不安等表现。
二、发病群体特征
年龄分布: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这是因为低龄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肠道病毒的抵抗力较弱。例如,托幼机构中常出现聚集性发病情况,很多是3岁左右的儿童相互传播感染。
性别差异: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性别儿童在护理上需注意的点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比如男孩和女孩的皮肤护理等方面没有本质区别,但都要关注皮疹情况。
三、病程发展特征
自然病程: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儿预后良好,病程一般为1-2周。在病程中,病情可能会有阶段性变化,初期以发热、皮疹等前驱症状为主,随后进入疱疹期,之后疱疹逐渐消退,病情逐渐恢复。不过,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
重症表现特征:少数患儿(尤其是3岁以下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循环衰竭等重症表现。神经系统受累可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无力等;呼吸循环衰竭可表现为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面色苍白,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或下降等。不同年龄患儿重症表现出现的时间和具体症状可能有不同,低龄儿童由于表达能力差,病情变化可能更难早期发现。
四、传播特征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等物品;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比如患儿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毒,他人吸入后可感染。在托幼机构等儿童密集场所容易造成聚集性疫情。不同年龄儿童在集体场所中的活动方式不同,比如低龄儿童可能更多通过接触玩具等物品传播,而稍大儿童可能通过飞沫传播的几率相对增加。
流行特征: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发病情况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季节发病相对较多。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