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尿血怎么回事问
尿路感染尿血怎么回事
-
尿路感染尿血由炎症刺激泌尿系统黏膜致小血管破裂出血引起,女性易患,有膀胱刺激征、全身症状等表现,需尿常规、尿细菌学、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治疗以抗感染为主,还需休息、多饮水,有预防措施如注意卫生、不憋尿、增强免疫力等。
一、尿路感染尿血的原因
尿路感染尿血主要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泌尿系统黏膜受损引起的。尿路感染时,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尿道、膀胱等部位的黏膜,使得黏膜的小血管通透性增加、破裂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就会出现尿血的现象。常见的引发尿路感染的病原体有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殊,尿道短而直,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尤其是性生活活跃期女性和绝经后女性;长期憋尿、不注意个人卫生、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都可能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风险,进而出现尿血情况。
二、尿路感染尿血的表现
患者除了有尿血症状外,还可能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尿频表现为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尿急是指突然有强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难控制,尿痛则是排尿时尿道或耻骨上区等部位有疼痛感觉。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腰痛、发热等全身症状,若感染累及肾脏,腰痛症状可能较为明显,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
三、相关检查
1.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增多,尿白细胞酯酶阳性等,通过镜检还能看到红细胞形态等情况,辅助判断是否为泌尿系统出血以及出血的大概来源等。
2.尿细菌学检查:如清洁中段尿培养等,能明确是否有细菌感染以及是哪种细菌感染,有助于针对性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3.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可以了解泌尿系统的形态结构,如肾脏、输尿管、膀胱等是否有结石、肿瘤等其他可能导致尿血的病变,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四、治疗原则
主要是抗感染治疗,根据尿细菌学检查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具体药物需遵医嘱)。同时要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症状和促进病情恢复。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患者,要更加谨慎选择药物,尽量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抗菌药物,并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孕妇发生尿路感染尿血时,用药需格外小心,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因为孕妇的生理状态特殊,用药不当可能会影响胎儿健康;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等多方面因素,治疗时要更关注整体状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五、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方面:保持会阴部清洁,女性大便后应从前向后擦拭,避免将粪便污染尿道;勤换内裤,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
2.生活方式方面:多饮水,多排尿,不要憋尿,每天保证充足的尿量,以冲洗尿道,减少细菌在尿道停留的时间;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
3.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入,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对于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要注重免疫力的提升,可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来实现。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