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幼儿易发生骨折是什么原因

幼儿易发生骨折是什么原因

2025年10月11日 10:14:06
病情描述:

幼儿易发生骨折是什么原因

医生回答(1)
  • 胡三保
    胡三保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向他提问

    幼儿易骨折的原因包括骨骼发育特点(骨质柔软、骨成分使弹性大硬度小)、运动能力发展阶段(运动协调差易摔倒致骨折)、骨骼周围组织特点(肌肉韧带弱保护不足)、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足(不知避危险)以及家长看护因素(看护不当增风险),还有患佝偻病等疾病的幼儿因骨骼异常更易骨折。

    具体表现

    从骨的成分来看,幼儿骨内的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而成人的骨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但成人骨的无机物比例更高,所以幼儿骨的弹性大、硬度小,在外力作用下易发生弯曲变形而非像成人那样易发生完全骨折,但当外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出现骨折情况。

    运动能力发展阶段

    幼儿正处于快速的运动能力发展阶段,活动量逐渐增加,但运动协调能力尚未完善。在学习行走、奔跑、攀爬等动作过程中,容易因为失去平衡而摔倒。

    举例说明

    当幼儿刚开始学习走路时,身体的平衡感还很差,很容易出现跌倒的情况,而跌倒时手部或肘部等部位着地,就可能导致骨折发生。例如,在奔跑过程中突然滑倒,手部撑地,就可能引发手腕部的骨折。

    骨骼周围组织特点

    幼儿骨骼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相对较弱,对骨骼的保护作用相对不足。

    肌肉方面

    幼儿的肌肉力量较弱,在受到外力时,不能像成人那样有效地保护骨骼。当遇到外力冲击时,骨骼更容易受到损伤。比如,在被外力牵拉时,由于肌肉对骨骼的固定和保护作用不够,就可能导致骨骼的牵拉性损伤,进而引发骨折。

    韧带方面

    幼儿的韧带较为松弛,关节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在进行一些剧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肢体活动时,关节容易发生过度活动,从而影响到周围骨骼的稳定性,增加骨折的发生风险。例如,幼儿在被突然拉扯手臂时,由于韧带松弛,关节稳定性差,可能导致肘关节部位的骨骺损伤等骨折情况。

    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足

    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还不具备完善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不知道如何避免危险情况以防止骨折发生。

    具体体现

    幼儿往往不能正确判断周围环境中的危险隐患,比如在高处玩耍时没有意识到可能会跌落受伤,或者在奔跑时没有注意到前方的障碍物等,这些都增加了发生骨折的可能性。例如,幼儿在室内家具较多的环境中奔跑,容易碰撞到家具边缘而导致身体部位骨折。

    家长看护因素

    家长在照顾幼儿过程中,如果看护不当也会增加幼儿骨折的风险。比如家长没有为幼儿提供安全的活动环境,室内有过多的尖锐物品、地面不平整等,都可能导致幼儿受伤骨折;或者在抱持、搬运幼儿时方法不正确,也可能对幼儿骨骼造成损伤。例如,家长在抱起幼儿时用力不当,可能会牵拉到幼儿的肢体导致骨折。

    特殊情况

    一些患有某些疾病的幼儿,如佝偻病患儿,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磷的吸收和代谢,导致骨骼发育异常,骨质变得疏松,更容易发生骨折。佝偻病患儿的骨骼矿化不足,骨的强度和硬度降低,即使受到较轻的外力也可能发生骨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