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心肺复苏注意事项问
简述心肺复苏注意事项
-
心肺复苏需先确保现场安全,然后评估患者意识、呼吸,胸外按压要注意部位、姿势、频率、深度,开放气道要清除异物并选合适方法,人工呼吸有相应方式及双人心肺复苏配合比例,还要关注儿童、婴儿、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心肺复苏注意事项。
一、环境要求
确保心肺复苏现场环境安全,需迅速评估并脱离如漏电、火灾、有危险物体等可能对施救者和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环境,避免自身及患者处于危险境地,保障操作能安全进行。
二、患者评估与现场判断
1.判断意识: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喊,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一般在5-10秒内完成判断,若患者无反应则提示可能心跳呼吸骤停。
2.判断呼吸:通过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拂面)来判断患者呼吸情况,同样在10秒内完成,若没有正常呼吸则需进行心肺复苏。
三、胸外按压要点
1.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或胸骨中下1/3交界处,这是胸外按压较为准确的部位,能有效保证心脏血流灌注。
2.按压姿势:施救者应跪在患者一侧,双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肘关节不得弯曲。
3.按压频率:至少100-120次/分钟,这是经过大量临床研究验证的合适频率,能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
4.按压深度:成人胸骨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儿童按压深度约为5厘米,婴儿按压深度约为4厘米,合适的按压深度能保证心脏有效泵血。
四、开放气道要点
1.清除异物:若患者口中有异物,应迅速清除,避免异物阻塞气道影响心肺复苏效果。
2.气道开放方法:常用仰头抬颌法,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抬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对于怀疑有颈椎损伤的患者需采用托颌法开放气道,防止加重颈椎损伤。
五、人工呼吸要点
1.人工呼吸方式: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以上,看到胸廓起伏表明吹气有效,每次吹气后应允许胸廓完全回弹,成人每分钟人工呼吸频率为10-12次,儿童和婴儿略快。
2.双人心肺复苏配合:若两人进行心肺复苏,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即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心肺复苏时要注意按压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因为儿童骨骼肌肉等组织发育尚未成熟,同时要根据儿童年龄调整按压和通气的比例等操作细节,体现对儿童生理特点的关注。
2.婴儿:婴儿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可用两手指尖按压胸骨中下1/3处,力度更要轻柔,人工呼吸时注意用口对口鼻的方式,充分考虑婴儿身体较小、各器官脆弱的特点,严格遵循婴儿心肺复苏的操作规范以保障复苏效果和安全。
3.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胸外按压时要注意避免用力不当导致肋骨骨折等并发症,同时老年人基础疾病可能较多,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其基础疾病可能产生的影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