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处理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处理

2025年10月11日 13:54:10
病情描述: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处理

医生回答(1)
  • 陈聚伍
    陈聚伍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低血容量性休克需识别评估,通过气道、呼吸、循环支持初始复苏,选择晶体液或胶体液液体复苏,针对失血、脱水等进行病因治疗,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实验室指标,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立即识别与评估

    1.识别低血容量性休克:通过病史(如大量失血、脱水等)、临床表现(如神志改变、皮肤苍白湿冷、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来识别,需快速判断患者循环状况,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因代偿能力不同,休克早期可能面色尚可但已有心率明显增快等表现。

    二、初始复苏

    1.气道、呼吸、循环支持:确保气道通畅,给予吸氧维持氧合。迅速建立至少2条大口径静脉通路,对于儿童要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位置及大小以保证液体快速输入。

    三、液体复苏

    1.晶体液选择:首选等张晶体液,如乳酸林格液或0.9%氯化钠溶液,儿童可按20ml/kg快速静脉输注,成人也可先快速输入1000-2000ml晶体液观察反应。

    2.胶体液选择:若晶体液复苏效果不佳,可考虑使用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等,但需注意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禁忌及风险,对于儿童要谨慎评估使用。

    四、病因治疗

    1.针对失血的处理:如果是失血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需快速寻找出血部位并进行控制,如外伤出血需压迫止血、手术止血等;对于消化道出血等情况需采取相应的内科或外科止血措施。

    2.针对脱水的处理:如果是脱水引起,要明确脱水原因是等渗、低渗还是高渗性脱水,然后针对性补充相应的液体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如等渗性脱水主要补充等张晶体液,低渗性脱水需注意钠的补充速度等。

    五、监测与再评估

    1.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儿童要密切关注囟门情况等,以评估复苏效果及病情变化。

    2.尿量监测:留置尿管监测尿量,儿童尿量正常婴儿应≥1ml/(kg·h),儿童≥0.5ml/(kg·h),通过尿量变化评估肾脏灌注情况及循环状况。

    3.实验室指标监测:监测血常规、血气分析、电解质、凝血功能等指标,根据指标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不同年龄儿童的正常实验室指标范围不同,需结合儿童自身生理特点进行评估。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低血容量性休克时代偿能力有限,复苏过程中要更精细地控制液体输入速度和量,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等各系统表现,避免因液体输入过快导致心衰等并发症,同时要注意儿童的营养需求及后续的生长发育影响。

    2.老年人:老年人低血容量性休克时多伴有心、肺、肾等器官功能减退,复苏时要缓慢补液,密切监测心功能,防止输液过快诱发心衰、肺水肿等,同时要注意老年人的电解质平衡及脏器功能的保护。

    3.孕妇:孕妇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时,要考虑胎儿的情况,液体复苏时需注意补液对子宫胎盘血流的影响,优先保证母体循环稳定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必要时需多学科协作进行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