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骨折症状有哪些

骨折症状有哪些

2025年10月11日 19:12:02
病情描述:

骨折症状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任志伟
    任志伟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骨折后会出现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异常活动等表现,且这些表现受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等因素影响,疼痛表现因人群而异,肿胀消退受年龄和制动等影响,畸形程度与年龄和受伤暴力程度相关,功能障碍因人群功能需求和原有病史不同有差异,异常活动受年龄和受伤受力方向等影响。

    影响因素:不同年龄人群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程度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表达不清而通过哭闹等方式体现疼痛;生活方式方面,受伤前的活动状态可能影响对疼痛的感受,如运动员受伤后可能因对疼痛的耐受相对较好而初期疼痛表现不典型;有过骨折病史的人群再次骨折时,疼痛感受可能与初次不同,且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对疼痛的主观感受,焦虑等情绪可能会放大疼痛感觉。

    肿胀

    具体表现:骨折部位周围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骨折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组织损伤引发的炎症反应,使得液体渗出积聚。比如小腿骨折后,受伤部位会逐渐肿胀,皮肤可能会发亮、紧绷。

    影响因素:年龄较小的儿童新陈代谢相对较快,肿胀消退可能相对较快,但组织修复能力也在不断发展;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差,肿胀消退往往较慢。生活方式中,受伤后是否及时采取制动等措施会影响肿胀程度,制动不充分可能导致肿胀加重。有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肿胀可能更难消退且恢复时间更长。

    畸形

    具体表现:骨折处可能出现明显的外观畸形,如肢体缩短、成角或旋转等异常形态。例如前臂骨折时,可能会看到前臂的正常形态发生改变,出现弯曲或扭曲的情况。

    影响因素:年龄对畸形的影响在于儿童骨骼可塑性较强,轻度畸形可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所改善,但严重畸形仍需及时干预;老年人骨骼脆性增加,骨折后畸形可能相对固定。生活方式中,受伤时的暴力程度等会直接决定畸形的严重程度。有骨骼发育异常等病史的人群,骨折后畸形表现可能与正常人群不同。

    功能障碍

    具体表现:受伤肢体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无法正常活动。比如腿部骨折后,患者难以站立、行走,手臂骨折后难以进行抓握、抬举等动作。

    影响因素:不同年龄人群的功能需求不同,儿童骨折后功能障碍对其日常活动和生长发育影响较大,需要尽快恢复功能;老年人本身活动能力相对较弱,骨折后功能障碍对其生活自理能力影响显著。生活方式中,受伤前的活动水平高的人群,骨折后功能障碍对其生活的冲击更大,康复过程也更关键。有神经系统疾病等病史的人群,骨折后功能障碍可能会叠加原有疾病的影响,康复难度增加。

    异常活动

    具体表现:在没有关节的部位出现不正常的活动,这是骨折的特有体征之一。例如肋骨骨折时,有时可感觉到骨折部位出现异常的活动。

    影响因素:年龄较小的儿童骨骼连接相对较松,异常活动可能相对容易被发现,但也可能因儿童配合度低而不易察觉;老年人骨骼强度下降,异常活动可能相对不明显。生活方式中,受伤时的受力方向等会决定异常活动的表现形式。有骨骼病变等病史的人群,出现异常活动的情况可能与单纯骨折有所不同,需要仔细鉴别。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