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原则问
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原则
-
早期复苏包括气道与呼吸支持、循环支持(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控制感染需寻找感染源并尽早抗感染治疗;器官功能支持涵盖肾脏、肝脏、凝血功能等方面;其他综合措施有血糖控制、糖皮质激素应用、营养支持,各方面针对不同人群有不同要求和特点。
一、早期复苏
1.气道与呼吸支持: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等建立人工气道。确保氧供,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根据血气分析等调整氧疗方式,如吸氧浓度等,不同年龄人群氧合目标有差异,儿童需关注其特定氧饱和度范围要求。
2.循环支持
液体复苏: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首选晶体液进行快速扩容,如0.9%氯化钠溶液等。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初始液体复苏目标是在3小时内达到中心静脉压(CVP)8-12mmHg、平均动脉压(MAP)≥65mmHg、尿量≥0.5ml/(kg·h)、中心静脉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或SvO)分别≥70%和65%。不同年龄儿童液体复苏的量和速度等有不同要求,需依据儿童生理特点调整。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在液体复苏基础上若循环仍不稳定,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等维持血压。
二、控制感染
1.寻找感染源:尽快明确感染部位,如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查找感染灶,例如肺部感染需行胸部CT等,腹腔感染需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及影像学评估等,不同年龄和不同感染部位的查找方法和重点有所不同。
2.抗感染治疗:尽早应用抗菌药物,根据可能的病原菌经验性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之后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及药敏试验调整抗菌药物。如社区获得性感染可能选用β-内酰胺类等药物,医院获得性感染需考虑耐药菌可能选用相应合适抗菌药物,儿童用药需考虑其肝肾功能及药物代谢特点,避免使用对儿童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三、器官功能支持
1.肾脏功能支持:密切监测尿量、肾功能指标等,若出现急性肾损伤,保证足够的液体灌注基础上,必要时可考虑肾脏替代治疗等,儿童肾脏功能发育未完善,肾脏替代治疗需更谨慎调整治疗参数。
2.肝脏功能支持:监测肝功能指标,对于肝损伤患者,给予相应护肝治疗措施,注意药物对儿童肝脏的影响,避免加重肝脏负担的药物使用。
3.凝血功能支持:若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评估是否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情况,必要时给予抗凝等相应治疗,儿童凝血功能特点与成人不同,治疗需兼顾其凝血系统特点。
四、其他综合措施
1.血糖控制: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7.8-10.0mmol/L左右,儿童需注意低血糖风险,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对各器官功能的影响。
2.糖皮质激素应用:对于经充分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仍需升压药维持血压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等,儿童使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等。
3.营养支持:早期进行营养支持,可选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途径,保证能量和营养物质供给,儿童营养需求因年龄不同有差异,需根据儿童年龄等制定合适营养支持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