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后怎么办问
中暑后怎么办
-
中暑后要迅速脱离高温环境,移至阴凉处;进行物理降温,包括体表和环境降温;能吞咽者补充淡盐水或含电解质饮料,不能口服则就医静脉补液;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现异常立即送医;婴幼儿、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需特别注意,婴幼儿防高温、降温轻柔,老年人防病情进展快、及时送医,有基础疾病者防病情复杂、告知基础疾病情况。
一、迅速脱离高温环境
移至阴凉处:一旦发现有人中暑,应尽快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阴凉的地方,如室内、树荫下等,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防止病情加重。对于婴幼儿,要选择相对凉爽且安全的场所,确保其周围环境温度适宜,减少热量进一步吸收。
二、降温处理
物理降温
体表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搏动处,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帮助降低体温。对于儿童,要注意擦拭时力度适中,避免擦伤皮肤。也可以使用冰袋,但要记得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放置部位同样选择上述大动脉搏动处。
环境降温:有条件的话,可将患者转移至空调房间,调节室温至25-28℃左右,进一步促进身体散热。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使用空调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低,且避免直吹,可使用风扇辅助加速空气流动,但要注意距离和风力大小,防止对婴幼儿造成不适。
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饮用适量液体:如果患者意识清楚,能够吞咽,可给其饮用一些淡盐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以补充因出汗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但要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对于儿童,要少量多次给予,防止呕吐等情况发生。如果患者出现呕吐、意识障碍等情况,则不宜口服补液,需及时就医通过静脉途径补充。
四、密切观察病情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如果患者体温持续升高、意识不清、抽搐、呼吸困难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对于婴幼儿,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较快,更要密切留意其精神状态、面色等情况,一旦有异常及时处理。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差,更容易发生中暑。在夏季要特别注意避免让婴幼儿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外出时可使用婴儿车遮阳篷等遮挡阳光。如果婴幼儿出现中暑症状,要更加迅速地采取降温措施,并且由于婴幼儿身体娇嫩,在物理降温时要格外轻柔。
老年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中暑后病情可能进展较快。平时要注意让老年人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家中要保证通风良好。一旦老年人中暑,要及时采取降温等措施,并尽快送医,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伴有其他基础疾病,中暑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这些基础疾病。
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暑后病情相对更复杂。在高温天气下要更加注意预防中暑,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如果发生中暑,除了进行常规的降温等处理外,还要考虑其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及时送医并向医生告知其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进行全面的诊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