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r心肺复苏流程问
cpr心肺复苏流程
-
心肺复苏操作需先评估环境与患者情况,若患者无反应且无呼吸等应启动急救系统,然后实施胸外按压(明确成人、儿童、婴儿按压位置、手法、频率、深度要求)、开放气道(分仰头抬颌法和双手托颌法及不同人群注意事项)、人工呼吸(不同人群吹气要求),持续操作至患者恢复或有专业人员接手等终止,要考虑不同人群影响确保有效安全。
一、判断环境与患者情况
1.环境评估:首先要确保现场环境安全,远离危险区域,如避免在车辆通行道、漏电区域等附近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2.判断患者反应:轻拍患者肩部并大声呼喊“你怎么了”,检查患者是否有反应。如果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样呼吸,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
二、启动急救系统
1.呼叫急救人员:如果现场有他人,应让其拨打急救电话并获取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现场只有自己,应先进行心肺复苏,然后再离开去寻求帮助(但现代急救理念也强调在有条件时尽快呼叫急救人员)。
三、实施心肺复苏操作
1.胸外按压
按压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或胸骨中下1/3处。
按压手法:用手掌根部紧贴患者胸部,双手重叠,手指交叉抬起,手臂伸直,依靠上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
按压频率:至少100-120次/分钟。
按压深度:至少5-6厘米,但对于儿童患者,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大约5厘米),婴儿患者约为4厘米。成人胸外按压深度过浅可能无法有效促进血液循环,过深可能会导致胸廓损伤等并发症;儿童和婴儿的胸廓结构与成人不同,按压深度需根据其生理特点调整,过深可能会损伤内部脏器,过浅则达不到有效的心肺复苏效果。
2.开放气道
仰头抬颌法: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力向后压,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颌,使气道打开。对于怀疑有颈部损伤的患者,应采用双手托颌法开放气道,避免进一步损伤颈椎。儿童和婴儿由于颈部肌肉柔软,使用仰头抬颌法时要注意力度,避免过度后仰损伤颈椎,双手托颌法更适合儿童和婴儿开放气道。
3.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看到胸廓起伏即可。对于儿童患者,人工呼吸的潮气量要适中,以看到胸廓起伏为准,避免过度通气;婴儿患者则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潮气量更小。如果有AED可用,在AED到达后应立即使用,AED会自动分析患者心律,若提示需要电击除颤,应遵循AED的提示进行操作。
四、心肺复苏的持续与终止
1.持续操作: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或急救人员到达接手进一步处理。
2.终止条件:当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有专业急救人员接手、现场环境安全威胁到施救者生命等情况出现时,可终止心肺复苏操作。
在整个心肺复苏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操作的影响,比如儿童和婴儿的身体结构特殊,操作时的力度、部位等都要严格按照儿童和婴儿心肺复苏的标准进行,以确保心肺复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