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时注意事项

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时注意事项

2025年10月11日 13:11:21
病情描述:

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时注意事项

医生回答(1)
  • 陈聚伍
    陈聚伍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心肺复苏操作包括环境选择、患者体位安置、判断患者情况、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持续操作与更换施救者及配合专业急救人员等步骤,需注意各步骤具体要点及不同人群操作差异。

    一、环境选择

    确保现场环境安全,远离危险区域,如避免在车辆通行道、高压线附近等进行心肺复苏,防止施救者及患者受到二次伤害,不同环境下要快速评估并脱离危险环境,比如在马路上要尽快将患者转移至路边安全地带。

    二、患者体位

    使患者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如地板或硬板床上,若患者躺在软床上,需在背部垫上硬板以保证按压效果,对于儿童和婴儿,同样要放置在合适的坚硬平面上,婴儿可使用专门的复苏板等。

    三、判断患者情况

    1.意识判断:轻拍患者肩部并大声呼唤,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儿童和婴儿可通过拍打足底等方式判断,若患者无反应则提示可能心跳呼吸骤停。

    2.呼吸判断: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同时听有无呼吸音,时间应在5-10秒内完成,儿童和婴儿要注意观察胸廓运动等情况来判断呼吸。

    四、胸外按压操作要点

    1.按压部位:成人是两乳头连线中点,儿童是胸骨中下1/3处,婴儿是两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交点下方一横指处,准确的按压部位能保证有效按压心脏。

    2.按压频率:成人至少100-120次/分钟,儿童和婴儿也是至少100次/分钟,保证足够的按压频率以维持血液循环。

    3.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cm,儿童是至少胸廓前后径的1/3(大约5cm),婴儿是至少胸廓前后径的1/3(大约4cm),合适的按压深度能有效推动血液循环。

    4.按压与通气比例:单人施救成人时为30:2,儿童和婴儿也是30:2,双人施救成人时同样是30:2,要准确执行按压与通气的比例以保证心肺复苏效果。

    五、开放气道

    1.成人和儿童:常用仰头抬颌法,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向后加压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下颌骨下方将下颌抬起,婴儿则采用改良的仰头抬颌法,避免过度后仰导致气道梗阻加重。

    2.清除异物:若在开放气道过程中发现口腔内有异物,要及时清除,对于婴儿可采用拍背和手指清除相结合的方式清除异物,保证气道通畅。

    六、人工呼吸要点

    1.吹气方式:成人每次吹气时间不少于1秒,吹气量约500-600ml,避免过度通气,儿童吹气时吹气量约为每次8-10ml/kg,婴儿约为每次5-7ml/kg,根据不同人群调整合适的吹气量。

    2.吹气观察:吹气时要观察患者胸部是否起伏,若胸部无起伏提示气道未通畅,需重新调整气道再进行吹气。

    七、持续操作与更换施救者

    心肺复苏应持续进行,每2分钟左右更换一次施救者,以保证按压质量,在更换施救者时要快速完成交接,不中断心肺复苏操作超过5秒,儿童和婴儿的心肺复苏操作中更换施救者也需快速且保证操作连续性。

    八、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后的配合

    当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后,要及时将患者情况告知专业人员,并配合专业人员进行后续的急救处理,如将患者交给专业人员进行进一步的生命支持等操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