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的洗脚护脚问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的洗脚护脚
-
糖尿病患者洗脚护脚需注意多方面,水温控制在37-40℃,每天或每周2-3次洗脚,轻柔清洗、彻底冲洗,擦干后涂无刺激润肤霜,检查足部,老年、糖尿病足高危及儿童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老年者更小心,高危者更频繁检查和护足,儿童需家长协助控温等。
一、水温的控制
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等原因,对水温的感知可能不敏感,容易被烫伤。应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将水温控制在37-40℃左右。可以先用手肘或手腕内侧测试水温,感觉不烫为宜。因为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感觉减退,稍高的水温就可能造成烫伤,而烫伤后很容易引发感染,进而发展为难以控制的糖尿病足。
二、洗脚的频率
一般建议每天洗脚,但不要过于频繁。过于频繁洗脚可能会破坏足部皮肤的油脂层,导致皮肤干燥。每天洗脚可以保持足部清洁,减少细菌、真菌滋生的机会。对于一些足部皮肤干燥的患者,可以适当减少洗脚频率,但至少也要保证每周洗脚2-3次。
三、洗脚的方法
1.轻柔清洗:用温水浸湿足部后,使用温和的肥皂轻柔清洗足部,重点清洗脚趾缝等容易藏污纳垢的部位。清洗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搓揉,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皮肤可能比较脆弱,过度搓揉可能导致皮肤损伤。
2.彻底冲洗:清洗后要用清水将肥皂彻底冲洗干净,确保没有肥皂残留,以免刺激足部皮肤。
四、洗脚后的护理
1.轻轻擦干: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足部,尤其是脚趾缝之间要擦干,保持足部干燥。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真菌,引发足癣等问题。对于老年人或视力不好的患者,要特别注意确保擦干,避免遗漏脚趾缝等部位。
2.涂抹润肤霜:如果足部皮肤干燥,可以涂抹适量的无刺激性润肤霜,但要注意不要涂抹在脚趾缝之间,防止局部过于潮湿。选择润肤霜时要选择不含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以免刺激皮肤。对于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且足部皮肤感觉明显减退的患者,涂抹润肤霜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因感觉减退而过度用力导致皮肤损伤。
3.检查足部:洗脚后要仔细检查足部是否有破损、裂口、红肿、水疱等情况。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对于小的破损可以用碘伏消毒后进行简单处理并密切观察,如果破损较大或出现感染迹象要及时就医。
五、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通常身体机能下降,包括足部皮肤的修复能力等。在洗脚护脚时要更加小心,水温控制要更严格,洗脚后护理要更细致。因为老年患者皮肤更薄、更脆弱,容易出现皮肤问题,且感染后恢复较慢。
2.糖尿病足高危人群:如有足部溃疡病史、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等情况的糖尿病患者,除了遵循上述洗脚护脚的基本方法外,还要更加频繁地检查足部,选择更柔软的鞋袜,避免足部受到任何微小的损伤。一旦发现足部有异常,要立即就医,不能延误。
3.儿童糖尿病患者:儿童糖尿病患者在洗脚时要由家长协助进行。家长要格外注意水温的控制,确保水温适宜,因为儿童的皮肤比成人更娇嫩,更容易烫伤。同时要教育儿童不要自己随意处理足部问题,要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足部护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